本报记者 夏青云 通讯员 邵梦华
从“外来户”到“自家人”,信阳民警正在逐步转换“角色”。民警不像过去那样,浮在机关、呆在办公室,而是和老百姓“粘”在一起,帮助解决难题,真心为百姓服务,成为百姓眼中名副其实的自家人。这要归功于信阳警方打出的“群众需要什么,民警服务什么”的招牌。
民警技能因需而学
近年来,信阳警方在推行“一村一警”中,发现由于民警准备仓促,对所驻村组、社区情况不熟悉,导致进了村却入不了百姓家门,进了家门却入不了百姓心,和百姓聊不到一块去,百姓不满意。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市公安局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将提高驻村民警的技能服务水平作为走进群众心里的一把钥匙,效果明显。
开展大练兵,把民警服务群众的技能培训纳入“大培训”计划,将涉及本地主导产业发展技能和如何引导百姓致富确定为“必修课”,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决定“选修课”。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民警技能培训班32期,培训驻村民警1430人次,培训内容已从单纯的公安基础业务,拓展到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等领域。
“如今驻村民警热心服务,来了也能帮助我们老百姓解难题。”看到民警都成为“农事通”,所驻村的百姓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此基础上,信阳警方还建立基层民警技能服务窗口,各驻村、社区警务室公布驻村民警工作承诺书,将民警姓名、岗位职责、服务技能、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制作成“民警服务指南”发放到村户,方便农户与驻村民警联系,在警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走与留群众说了算
7月12日,天刚放亮,家住平桥区洋河的居民老李就早早起了床,像参加重要活动一样,他仔细地刮净胡子,穿上新衣,径直来到居委会。“今天警务室开点评会,待会儿俺要好好‘点评、点评’。”原来,老李因办户籍手续跑警务室两趟才找到人,尽管民警很热情,但老李认为警务室民警没实现当初的诺言,否则,他就不会跑两趟。
这种可以当面“点评”民警、听取百姓“原声带”的做法,是信阳警方充分发挥驻村民警积极作用的具体举措。“村民需要我们,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办些实事,全部工作都要围绕老百姓的利益,工作没做到位,让村民当面点评,真正点到穴位!”民警小杨边整理村民的“意见”边说。
“警务室民警接受点评,让村民充分表达意愿,自己议、自己评、自己定,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为村民建立了警情‘点评台’,点与不点由群众说了算,驻村民警好评率达不到半数以上,就不能留在原岗位,走与留群众说了算。”市公安局局长陈洪杰这样评价村民对公安民警的“点评”。
“点评台”点出新面貌。“原来很多问题都是靠藏着、掖着,不敢自己曝光,现在好了,有群众给我们点出来,帮我们改正,再也不用担心哪一天被发现了。”民警们的心声体现了“点评会”的作用。3月份以来,市公安局在开展驻村警务室和村委联动点评会活动中,由群众对驻村民警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警务公开等进行全方位点评。此举受到村民们的广泛好评。通过点评,市公安局收到村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800余条,根据建议,该局党委及时建立健全为民、便民服务机制,及时换掉23名不称职的驻村民警,撤掉6个派出所所长的职务,改建、选建警务室住址15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服务措施因需而动
“蔡大哥,你要的东西,我给你捎来了,你看中意不中意?”
6月28日上午10时,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李友君来到所包的明港镇卞楼村,将该村特困户蔡四成需要的香皂、牙膏等日用品,送到他手中。看着李友君一脸汗水,蔡四成十分感动,他说:“李警官,你都成了我的‘捎脚郎’了,为我们庄稼人省了好多时间,也节省了钱,我该咋样感谢你啊!”
信阳是山区,也是老区,村民居住分散,有的离派出所所在地几十公里,赶一趟集市或到派出所办事往返需一天时间。为节省时间,部分村民十天半月才能赶一次集。驻村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对辖区进行深入调查后,就决定利用进村之机,定期为村民捎带上一些日用品,以解村民们的燃眉之急。现在,一些偏远山区村民再也不用为日常生活用品发愁了。哪家日用品用完了,驻村民警会准时送到。在为村民捎带日用品时,民警还力所能及地为困难村民办实事。
如今,大到邻里纠纷,小到村民求助,只要知道,驻村民警都跑腿处理。服务措施因需而动,村民动嘴,民警跑腿,改善了警民关系,民警成了辖区百姓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