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张方志

“你们看,我这百十只鹅苗现在长得不赖吧。再养两个月,等到中秋节的时候,我拉出去卖掉,最少也能卖五六千元呢!”昨日下午,在平桥区甘岸办事处杨庄村刘庄村民组采访时,村民孙庆明老汉拉着驻村第一书记宋宪东的手,招呼着记者走向家门口的鹅圈,“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家的收入有了新来源。”

孙老汉今年76岁,时间像刻刀一样在他脸上深深地刻满了皱纹,生活的重担让他患上了腰肌劳损和坐骨神经痛,平时只能借助拐杖行走。更为不幸的是,他六岁的孙子是一个脑瘫患者,不能行走和自理生活。“一家子的生活全靠儿子一个人在外掂泥兜子挣钱维持,媳妇不仅要照看不能走的孙子,还要照顾俺这个糟老头子,啥也干不成。唉,难着呢!”说起以前的窘境,孙老汉的眼里泛起了浑浊的泪花。

“结合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的政策要求,我们给杨庄村的贫困户制定了适合家庭实际的脱贫办法——产业扶贫。”驻杨庄村的第一书记平桥区财政局干部宋宪东告诉记者,“杨庄村刚好是我们脱贫攻坚的帮扶村。平桥区财政局为杨庄村的30户贫困户每户送去了100只鹅苗和3头小猪崽,其中有两头商品猪和一头母猪。两头商品猪是让农户养大后出售的,母猪是用来下崽的。”

看完鹅群之后,孙老汉又把大家带到猪圈前。猪圈打理得非常干净,三头小猪正站在墙角机警地向圈外张望。“这就是帮扶干部给我家送来的猪崽,现在大的有60多斤了。”孙老汉介绍,“我是这样打算的,等到过年的时候,我自己杀一头,卖一头,这样就不用掏钱买肉了,还能卖一笔钱。等到明年开春后,母猪再怀上小猪,我家又能养上几头商品猪!照这样干,我家就有希望啦!”

看着像孩子一样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心中梦想的孙老汉,我们相信,有党的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有驻村干部的帮扶关心,孙老汉的脱贫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