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浉河区老城办事处数百名居民参加“申盾-2016”信阳市街道防空袭人口疏散接收安置行动演习。李 磊 摄

本报记者 常征

“这次全省街道防空袭方案修订工作现场会暨‘申盾-2016’信阳市街道防空袭人口疏散接收安置行动演习,在信阳市委、市政府和信阳军分区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市人防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筹划周密,真训实演,为全省城市人口疏散对接安置课目提供了成功蓝本,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现实的指导意义。”7月7日,省军区副参谋长兼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王昌龄在信阳表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警钟长鸣,吾辈自强。7月6日至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9周年之际,全省街道防空袭方案修订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成功举行“申盾-2016”街道防空袭人口疏散接收安置行动演习,探索细化深化“街道人口疏散接收安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之路,为全省全面铺开方案细化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据悉,今年5月中旬,信阳被表彰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去年,省人防办赋予信阳细化《方案》的重要试点任务,市委、市政府和信阳军分区高度重视,在省人防办的具体指导下,市人防办党组立足市情,同有关部门、试点单位,积极探索人口疏散体系建设新思路,博采众长求创新,立足实际重调查,先行先试,纠偏矫正,反复推敲,通过组织学习、考察调研、拟订架构、集中调查、分析处理、完成数据、形成草案等阶段,并结合演练,及时纠偏,同时参考省人防办领导与专家评审意见,科学定位拟框架,演习检验重完善,认真总结,举一反三,逐步修订完善《方案》。

《方案》框架结构由临战人口疏散行动、临战人口接收安置行动、战时留城人员紧急疏散掩(隐)蔽接收安置行动方案和人口疏散接收安置对接表、城市居民防空袭疏散行动告知卡等四部分组成,呈现传承、创新、突破等特点,较好地贯彻了市、区、街道人防空袭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方案等一系列要求,做到了横向有效衔接、纵向一脉相承。《方案》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坚持用事实说话、靠数据佐证,突破了人口疏散比例上的主观臆断,完善了“城市居民防空袭告知卡”,率先提出并实现了战时“三坚持”对接安置理论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在细、实、畅、通的基础上体现了可操作性。此外,重点突出,坚持平战结合,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

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人口疏散体系建设是人民防空六大体系建设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民生工程,是开展人防应急准备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城市应急救援体系,战时防空、平时防灾,将人口分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到安全地区,是城市防空袭斗争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抓好人口应急疏散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7月7日,市人防办会同市公安、财政、交通、卫计和信阳联通公司等有关部门,以及800多名居民群众代表参加演习,出动设备40多台(套)。全省18个省辖市人防办负责同志、10个省直管县(市)人防办主任、街道办事处代表,信阳市各县区人防办及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参加现场会,并观摩了“申盾-2016”信阳市街道防空袭人口疏散接收安置行动演习。

“无攻无以制胜,无防无以自全。”构筑人口疏散体系,是各级人防部门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总结观摩演习时,王昌龄和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王学杰、于福长一致认为,城市街道防空袭人口疏散接收安置方案的细化是新鲜事。怎样细化,如何达标?目前,全国尚无完整模板,更无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但是,信阳五易其稿的《方案》及其演习,体现了信阳市委、市政府和信阳军分区以及全市人防战线贯彻落实习主席“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的总要求,既便于操作又符合实战需要,且集各地优势于一身。作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信阳不但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应急行动补充了数据信息,为基层政府推行防空袭疏散行动提供了依据,为全省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提高了城市居民人民防空意识和防空袭技能,展现了人民防空使命风范,宣传了人防,扩大了影响,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了人防职能,扭转了过去“拉拉警报、收收费、清闲养老”的偏见,为人防建设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