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锡冰)近年来,商城县长竹园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彰显地域特色,聚民众之智,举全乡之力,还青山绿水之秀,绘富民强乡之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打造精品亮点。该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把省道216沿线6个村作为示范村,明确各村发展定位,以“自然张花店”“宜居汪冲”“幸福武畈”“绿色肖畈”“生态两河口”“和谐上峰山”为目标,重点投入、重点打造、重点推动,使之成为省道线上串连的六颗明珠,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重点在垃圾清理、绿化亮化硬化、公共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快速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合改造社区小公园、村级文化园、群众休闲园等服务设施,确保环境整治更彻底,综合改造出成效。

建立长效机制。该乡充分利用“一事一议”和以奖代补等形式打造美丽村庄,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各村相应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群众代表大会和村民监事会等组织,做到资金监管有专人、政策公开有专题和监督解释有专责。以《商城县文明公约》为蓝本,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村规民约》、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美丽乡村、清洁家园”行动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十有十无”标准的要求,细化量化工作指标,把每月自评与督察、每季互评与抽查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环境管理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注重生态保护。该乡立足生态旅游优势,坚持科学规划建村、整治环境美村、特色产业富村、改进民风兴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发展,实施以“六改四普及”和“三绿化一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特色农业为重点,使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进一步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增加文化元素,将民间传统艺术搬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舞台,以求“富”与“美”的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保持农村特有风貌,体现原生态本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