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娅晖

说起来与《信阳日报》结缘很深,但提起笔,竟有些惶恐。像是一位深交已久的老友,突然让我谈谈对他的印象,怕是很难用只言片语梳理清楚这其中的深深缘分和静默情怀。

直至今日,我对自己最骄傲的一点还是颇喜欢看书、看报,所以也一直有种文学青年的梦想伴随着成长的历程。记得刚上大学,和几位“文友”创建了一份报纸,摘录的都是同学们自己的心灵感悟。因为经费紧张,每个人都是记者、编辑、排版兼印刷的“复合型人才”。印刷只能用油墨来推,一份报纸印完,大家都成了花脸猫,但那时的报纸的确是散发着墨香的。

参加工作后我从事的是数学教学,和文学一点都不沾边,但心中的文学梦却从未走远。2007年,学校创办校报《听泉》,我有幸成为社长,领着一批文学小青年开始探索。校报刊登的很多都是老师和学生的作品,每篇我都认真地阅读、修改,然后在学校文印室印刷。《听泉》一经推出在学校颇受欢迎,因此,学校也更加重视报纸的印刷,让我和《信阳日报》联系,用铜版纸彩印。

记得第一次去信阳日报社,心情很是忐忑,没想到负责排版的编辑特别亲切,非常认真负责,手把手地教会我该如何排版、画版、校对……就这样,我开始了每月两次的《信阳日报》之旅。每次在编辑老师排版的间隙,我都喜欢借阅几份信阳日报认真拜读,也越来越发现《听泉》和《信阳日报》的差距有多远。正是这种学习让我反思和不断地改进、修正:不要八股文、不要假大空,用最朴素的话讲最鲜活的故事……就这样,在《信阳日报》的指导下,《听泉》越来越好,甚至很多其他单位的同志虽初次谋面但会说起,我知道你——《听泉》的社长。

2012年,又一次机缘巧合,我调到了县委宣传部工作,也正式开启了每日学习《信阳日报》的生活,一方面是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内心里总觉得自己的幸运和《信阳日报》的帮助密不可分。每次翻看《信阳日报》我都有种期待,期望在要闻版了解到全市的经济社会动态;期望在民生版看到与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报道;期望在三农新闻里回到儿时那广阔的田野闻到麦香的味道;更期望在百花园里偶遇一篇美文,如与老友饮茶,再三品读唇齿留香……但那时的我更多的是欣赏和仰望,自己却一直都不敢动笔,生怕在《信阳日报》那些熟悉的名字面前露了怯。

两年后,命运再次把我向前推了一步:我担任县里的外宣办主任。刚得到这个消息时我自己都觉得很不真实,作为基层的外宣办主任更多的是要自己亲力亲为采写稿件,而我,一个曾经的数学老师,能行吗?诚惶诚恐中我又开始一种新的角色转换,也和《信阳日报》的缘分越来越近。

刚开始尝试动笔时,才发觉要写出大家愿意看的生动文字真的很困难,没办法,我再次回到老路子——从《信阳日报》里学习。以前看报是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爱吃的口味,而现在是看大众爱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