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光
“等到出山店水库修好了,我们这些老街坊就很难聚到一起了!”将近80岁的刘增诗老人感慨地说。刘增诗是土生土长的游河人,他年轻的时候在生产队里可是位能人,木工、油漆工、盖房子、种田,他样样不差。转眼间,昔日的壮小伙如今已是两鬓苍苍。他每天都在游河老街口为乡亲们补鞋。“他可是个老先进了,风雨无阻,每天都在这里出摊。”一位前来修鞋的老街坊笑着跟记者说。
修建出山店水库对浉河区游河乡的影响最大。多少年来,因为一直传闻出山店水库要开工建设,乡里的基础设施一直都没有建设,老街几乎还停留在20年前的模样。游河老街有着豫南乡镇的典型特征,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手工作坊和老商铺。走进一家挂着游河供销社牌子的门店里,里面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东西,柜台还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陈列模式,陈旧的木质柜台上一个掉了一串珠子的老算盘被手摸得发出暗光,令人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店主夫妇告诉我们,现在乡供销社早就不存在了,改制后,当年供销社的柜台都被职工留着自己经营用,因为一直说要修水库,谁也不敢翻新房子、添置新家当,水库修成了他们也都该搬走了,这些老古董也将成为历史,成为他们今后生活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游河老街还有一个特色集市,就是沙滩集。问及沙滩集的起源也无从考证,街上的老人说他们当小孩的时候就是这样赶集的。这里的集市跟信阳大多数农村的集市一样分单双日逢集。老街的沙滩集是双日逢集。早上,我们驱车来到这里时已是艳阳高照,过了游河桥,顺着河滩下去,这里早已熙熙攘攘。河滩上,既有菜农贩卖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也有农民将刚打来的鱼虾拿来换钱;既有贩卖日用杂物的,也有展示各种时装的摊位。因为物美价廉,吸引不少周边的村民赶集购物,甚至一些市民都慕名前来买菜。沙滩下,一座木质结构的小桥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座破旧的小桥连接起集市和对岸,络绎不绝的赶集人肩扛手提从桥上通过,阳光下,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河里相映成趣。
看见我们在集市上拍照,村民们说,这里破破烂烂的有什么好拍的。也有村民说,拍吧拍吧,等水库修好了这个地方都淹了,什么也拍不到了。
穿行在老街上,老街坊们依然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孩子们在一起嬉戏玩耍,丝毫感受不到眼前的一切即将成为历史。我想,为了出山店水库早日建成使用,这里的人们会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到新的安置点开始新的生活,而这里的一切也将永存在老街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