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童

一段时间以来,记者总接到“僵尸车”挤占城市空间,甚至影响交通的投诉。走访中发现,我市“僵尸车”较多的地带集中在107沿线连接区域和一些汽车修理厂附近。

这些“僵尸车”长期停放在城市绿化带甚至人行道边,既无法找到车主,又难以处理。它们落满灰尘,破旧不堪,有些已被盗贼光顾卸走了值钱的部分。它们呆在那里,逐渐成为城市新型垃圾。

倘若任这些“僵尸车”长期岿然不动,必然会脏了城市的脸,进而影响我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已然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僵尸车”的形成,当然首先应该批判车主只图一己之便、无视公共利益,但也与城市管理者缺乏管理智慧相关,因为拘泥于法律法规,也因为不想找麻烦,便有了这悬而不决的问题。比如,交警可处理的范围仅限于公共道路中非停车位上的车辆,对于公共道路之外的“僵尸车”无权处置;如果“僵尸车”不是涉案车辆,公安部门也没办法。而小区里的“僵尸车”,更让物业管理人员头疼,从物业和业主的角度看,这些车都是私人财产,居民也不敢轻易挪动。总之,交警、城管、小区物管似乎都该管,但却又都管不着。

但真的拿这些“僵尸车”毫无办法吗?也不尽然。比如,北京等一些城市就破解了“僵尸车”治理难题。其做法先是按废、旧车牌照号进行摸底排查,摸底结束后进行公示,通告车主自行挪位;无人认领的,将统一拖走准备解体。解体厂会将这些车辆保留一段时间以等待车主认领,有牌照的车辆,交通队将为其保留牌照半年。

我们不妨借鉴这一做法,制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明确“僵尸车”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以及政府部门、物管和车主的权责,加强常态化联合执法管理和清理整顿。至于一些无牌照的废旧车辆,大可直接公告拖走解体。

办法是有的,不过显得有些麻烦。一座城市总要有一大群不怕麻烦的管理者,这样城市才会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