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马迎春
又一个暑假即将到来!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假期里,如何让孩子们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意义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关心的话题。还没放假,就有很多家长埋头在一摞摞宣传广告中,为孩子筛选比较各种培训课和特长班;还有家长专门请假陪孩子出去旅行,让孩子感受到假期的快乐。那么究竟怎样的假期才算有意义、充实呢?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看看他们对此有怎样的想法和建议。
“其实,要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暑假,首先要弄明白暑假是用来干什么的。暑假不是让孩子纯粹放松、玩耍,而是让孩子接触社会、走进自然、了解世界、认识自我,让孩子更自由地学习,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那些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提起暑假如何过,市第一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郑兰告诉记者,“好多家长还没放假就开始咨询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什么特长班。我认为暑假不应该报太多的辅导班,而应该遵从孩子的意愿,做些更轻松、快乐的事情。何不带孩子来一次亲子游呢?何不让孩子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呢?”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暑假还没到,很多家长都已经给孩子制定了假期计划。昨日放学时分,在市十三小门口接孩子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暑假,他们夫妻俩准备带孩子出去旅游。她笑着说:“上学期间孩子挺累的,假期带他出去玩玩,领略醉人的湖光山色、江南的小桥流水、辽阔无边的草原……孩子喜欢美术,说不定,在某个静静的午后,这些美景会穿越时空,来到他的画布上呢,多好!”
让孩子在暑假里参加夏令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那么支持让孩子假期参加夏令营、参与社会实践的家长们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现在的孩子太依赖家长了,大部分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不仅可以让他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信阳市中心医院上班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和孩子爸爸假期都要上班,让他参加社会实践我们觉得既有意义也比较放心。”
家住胜利路农行家属院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我打算带孩子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场所,让孩子融入公益大家庭中,接受爱心教育,帮助弱势群体,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奉献意识,给孩子一段难忘的经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优秀品格。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还有一部分家长比较支持孩子在暑假里参加培训班学习一技之长。在市文化宫附近,正在给孩子找培训班的吕静告诉记者:“我认为,在给孩子选暑期培训班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强加到孩子身上,也不能盲目跟风,见学什么热,就让孩子学什么,一定要事先与孩子沟通,看孩子喜欢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培训班。”
“暑假就应该玩得开心,我不喜欢一直坐在家里写作业,也不希望一直在辅导班里。我想利用暑假做一些在学校里做不了的事,比如去农村老家看看,或者出去旅游。”市九中学生小马道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