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民

无论是工作日或是节假日,习惯使然,我当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或手机,浏览当天的《信阳日报》。通过看《信阳日报》,了解天下时事和我市的新闻要事。

光阴荏苒,转眼27年过去了。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组织上安排我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工作岗位恰恰是新闻通讯科。搞新闻报道,对我这个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必须从头开始。

记得到宣传部上班的第一天,分管的部长和新闻科的前辈们就耐心教我如何写新闻。他们拿来《信阳报》(当时还不是日报),对着上面登的范文向我讲解通讯稿的写作结构,以及如何寻找新闻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内,我的第一篇稿子在《信阳报》见报了。当时激动的心情不亚于6年前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从那时起,直到1999年,这期间足足11年的时间,我一直从事新闻通讯工作,与《信阳日报》朝夕相处。

在上世纪90年代,通信方式落后,所有新闻稿件都是手写后邮寄到报社或乘坐班车送到报社。这期间,我坚持每周二至周五到基层找新闻线索采访,利用夜晚或周末写稿。为了保证稿子质量和命中率,我还是选择了每周一乘班车到信阳日报社送稿,这样做既能聆听编辑老师的点评和修改建议,还确保了相应的新闻时效性。那期间,我在《信阳日报》的发稿量提升了,每周至少3篇稿件被采用,我的名字也因此在全县知晓。

这期间,我通过向《信阳日报》写稿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小小的名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向当时的王茂松、刘永胜、龚立堂、张家彬、赵雪峰等编辑老师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技能,我还能抽出其中的优稿投送到《河南日报》和国家级的媒体中,每年被《河南日报》及以上媒体采用50篇左右,为宣传息县、宣传信阳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1999年以后,我下乡工作,后来又到县直单位工作。虽告别了宣传岗位,但与《信阳日报》的联系从未间断。我用手中的笔撰写身边的事,宣传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每当看到稿件出现在《信阳日报》上时,心中的那份自豪感和满足感就油然而生。

或许是机缘巧合,2013年,我又回到了县委宣传部工作。从那一刻起,不管我的分工是否负责新闻宣传工作,但我对《信阳日报》的执着与热情从未消减。我在坚持向《信阳日报》投稿的同时,更多的是鼓励和指导身边的年轻人向《信阳日报》写稿。

有人曾问,在我工作的近30年里,向《信阳日报》写过多少稿,被采用过多少。我早已记不清了,但我相信,我是《信阳日报》最忠实的通讯员和读者。《信阳日报》,我今生与您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