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江
悠悠岁月,漫漫征程。《信阳日报》迎来了32华诞。
光阴荏苒,距我的第一篇小稿在《信阳日报》上刊登已21年了。稿件虽小,但意义非凡,它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终身受益。
弹指一挥间,我的往事历历在目:1995年6月第一篇稿件在《信阳日报》见报;1998年12月获得省、市、县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大满贯”;1999年3月在上级召开的新闻报道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04年在信阳日报创刊20周年时撰写的文章《军功章有你一半》被刊登;2005年8月被抽调到信阳军分区,专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这一个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时至今日我仍记忆犹新。
岁月更替,痴情不变。《信阳日报》始终引领着我前行,既有享受丰收的喜悦,也有经历坎坷的辛酸,偶尔还有邂逅机遇的窃喜,但更多的还是努力之后的充实。
回想起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县人武部领导为了提高干部职工自身素质,要求大家结合工作搞报道,制定了新闻报道奖励规定。
“我看你文字基础不错,没事也可以写写稿子,投投试试。”科长对我说。当时我连最起码的新闻写作常识都没有,觉得自己肯定不是这方面的“料”。
想归想,但我心里还是痒痒。没过几天,我从政工科编印的简报中,看到一个乡武装部利用村“民兵之家”开办抽纱刺绣培训班的做法,便仿照报纸上新闻的格式,改写为新闻寄给了《信阳日报》。
锯响就有末。没想到仅隔十天,《信阳日报》竟在一版以《来龙乡武装部兴业有方》为标题刊登了这篇稿件。当看到散发着墨香的报纸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时,我心里快乐得像吃了蜂蜜!
从此,我与《信阳日报》结下了难舍之缘,每期必读。送报的人一来,我就会看有没有这份报纸。再后来,信阳日报开通电子版、数字报后,每天上班,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子版先睹为快,这成为我多年来的必修课之一。
写的第一篇稿子见了报,既受到单位领导表扬,又得到了奖励。尝到了写新闻的甜头,我干新闻工作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之后的一段时间,我每天工作之余,都把全部心思用在了找资料、写稿改稿和发稿上。
从写消息、言论到写通讯,从“萝卜条”到“豆腐块”,随着稿子在《信阳日报》频频见报,渐渐地我在单位小有名气,很快被抽调到军分区报道组来加强新闻报道力量。
到了新岗位后,我的视野宽了、压力大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从总结宣传“全国拥军模范”赵海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民兵魏青刚到“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个人马启明,从我市依托军地互办“五件实事”创新双拥工作经验到涉军维权“信阳模式”等等,被军内外媒体刊登。
每逢碰到重大题材的新闻,我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寝食不安,构思稿件夜夜失眠,起草稿件通宵达旦。
有耕耘就有收获。连续10年,我负责的军分区新闻报道工作一直走在全省武装系统前列。
在参加原济南军区举办的电视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100多名学员中,我是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发稿的人;
在全省首届国防教育好新闻评选活动中,信阳军分区勇夺桂冠,有32件新闻作品获奖;
我参与设计制作的信阳军分区政工网在省军区首家开通,当年信阳军分区被原济南军区政治部表彰为政工网建设先进单位。
1995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我先后有1800多篇稿件被市级以上报刊、电视台刊登或播出,30多次被解放军报社、中国国防报社等评为优秀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20多次被省军区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征兵工作宣传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
阳光路上,心暖花香。也因在工作上的一次次“出彩”,我的生活和事业攀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我常想,小事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如若当年没有那篇一试即中小稿的激励,我的人生又会是怎样呢?
一份报纸,让我情缘难舍。每次走进报社大门,我都心存敬畏、心怀感激。《信阳日报》,永远不要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