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磊
毒品,犹如一股浊流,悄然侵袭着社会的每一角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已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人们的极大焦虑和关注。毒品,一朵社会发展的“恶之花”,造就了无数人间悲剧,侵蚀着社会的和谐根基,是人类社会一大公害。肆虐全球的毒祸,其最早的源头,是源自于名叫“罂粟”的植物。“罂粟”花是美丽的,但“罂粟”花凋谢之后,从其枝茎上就会生长出一个碧绿的浆果,这个浆果里面的汁液流淌出来,凝固成褐色膏体,这就是最早的毒品——鸦片。人性的邪恶与贪婪,使之后来又演变出冰毒,K粉以及摇头丸等许多人工合成毒品。
信阳,位于豫、鄂、皖三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南大门,地域广阔,京广、京九、宁西铁路贯通其中,106、107、312国道以及京珠、沪陕、大广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交通十分便利。由于与安徽省临泉市和驻马店市的新蔡县、平舆县等国内毒品重灾区接壤,毒品犯罪分子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把我市作为贩运毒品的通道。越来越多的毒品经我市中转,或以过境的方式从公路、铁路等渠道,向物流寄递、驾车自运和客运夹带等多路径扩展。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首次将禁毒工作提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和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高度。2015年6月25日,在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表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禁毒工作造福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并且要把禁毒工作作为象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义举善举来做好。2014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8月24日,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谢伏瞻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接见了全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不断把禁毒斗争推向深入,加快推进平安河南建设。
面对严峻的毒情形势,我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市公安局局长陈洪杰要求务必紧密结合中央、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确保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坚决打赢禁毒这场人民战争。2014年9月,在陈洪杰亲自指导下,我市公安机关建立了打击毒品犯罪联合办案机制,明职责,强措施,凝合力,出重拳,打击锋芒直指毒品犯罪,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负责抓的禁毒新格局,全市禁毒战役捷报频传,成效显著。
近3年来,全市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3人,捣毁制毒加工厂(窝)点3处,缴获各类毒品33.63公斤,查处吸毒人员4713人,强制隔离戒毒1437人,铲除毒品原植物55700余株。在这期间,我市成功破获公安部“2013-046”目标案件,侦办工作历时一年半,参战民警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紧紧追寻犯罪踪迹,跨越6省30余市(县),行程2万余公里,抓获涉案人员81人,缴获毒品17.3公斤、麻黄草11吨、毒资70余万元、枪支4把、汽车5辆,彻底斩断了一条连接粤、豫、皖、川、浙、苏的贩毒通道。
特别是在2015年10月至12月,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开展了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出批示,公、检、法、司部门达成共识,公安机关全警参战。在行动期间,全市共收戒吸毒人员上千余人,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60起,其中省级毒品目标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4人,缴获毒品5713克,取得了丰硕战果,有力地扭转了毒品发展态势。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毒品问题一日不绝,禁毒斗争一刻不止。在即将到来的6·26国际禁毒日之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战斗在禁毒第一线的警察,向战斗在一线的禁毒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本报记者也深入到我市戒毒所,采访了正在强制戒毒的部分吸毒人员,以期给市民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