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余婷婷 叶十朋 白杨

近年来,信阳学院在扎实推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在学校理事长高云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从2015级新生开始,学校全面实施了在全国高校都罕见的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学校通过下拨专项经费和定期表彰的奖惩激励手段,安排每名导师通过导师课和平常结合新媒体平台多元化交流的新颖形式,指导十来名学生的学习生活,使4000余名新生全部拥有了学业和人生发展的导师。

师生都喜欢 社会齐点赞

前不久,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二期民办高校校长进修班学习的信阳学院校长施昌海,应邀在全班学术沙龙上作了题为《信阳学院关于实施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与9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领导分享了信阳学院推行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的基本想法和做法,受到学院老师和学员们的密切关注和普遍好评。

施昌海说,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具有同样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规格,都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人才培养任务很重,除了要把课程上好,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有效跟进、认真做好。信阳学院通过“早着手”“抓关键”“选抓手”“共同做”,创新大一新生教育管理方式,实行对大一新生学习生活指导全覆盖,取得了明显效果。

信阳学院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实施以来,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网站、中新网、河南教育等多家媒体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推介,对这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做法给予肯定和推广。

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也是信阳学院师生引以自豪的人才培养特色之一。在近期关于导师制的调查问卷中,对于“你对导师制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99.5%的受访学生、100%的受访导师和众多学生家长表示积极欢迎。

授课多样化 沟通零距离

导师制的实施以导师课为依托,导师们根据学生成长需求精心设计并完成了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导师课授课任务。导师中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有刚刚脱离学生身份的青年教师,有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也有讲授专业知识的任课教师。导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让学生家长倍感温馨,也让莘莘学子收获了种种温暖。

关注成长,指点迷津。导师们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与心理困惑,通过导师课将这些困惑化解于无形。举办汉朝成人礼、利用休息时间为掉队学生补课、给学生送暖贴等暖心的事例不胜枚举。

传播能量,积极向上。学校给出的导师课参考主题,均是按照同学们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而设定。如:“我的大学生活”“诚信考试从我做起”“新学期新开始”“畅想毕业珍惜当下”“5.25(心理健康日)爱自己,做自己心灵的按摩师”等为学子们量身定做的导师课,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引导学子们奋力前行。  

在课外,导师们主动建立QQ群、微信群、关注学生微博,与同学们“聊在一起”;空闲时刻郊游、聚餐,和同学们“玩在一起”;指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实践能力,与学生“学在一起”。

乐呵呵成长 静悄悄成熟

2015级学生杜鹏程在导师课心得中写到:“导师给我指引了方向,在生活和学习中导师也尽力为我提供帮助。我也为我的大学四年设立一个通过奋斗就能实现的目标。我绝不辜负四年的青春岁月,用书籍充实自己,在活动中锻炼自己,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在每一份心得体会中,都有像这位同学一样因导师制受益的感慨。

在导师制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中,98.2%的受访学生通过导师制获得了成长帮助,86%的受访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规划,78.1%的受访学生觉得生活中多了一位知心朋友,64%的学生觉得在专业学习上有了更专业的指导。

在凡事靠自律的大学校园里,导师精细化的指导帮扶,给每位学生的成长送去了“私人订制”式的支持与帮助。导师制以学生为本,护其安全、守其理想、解其困惑、引其人生方向。既允许他们开遍山野,也要为他们树立屏障。学子们在导师的相伴中愉快地成长,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日趋成熟。 

6月21日,该校召开了实施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总结交流大会,校领导对进一步深入推进这项工作进行了战略性部署,专家教授、博士和一线教师代表也纷纷为改进导师制工作建言献策。凝聚合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学习生活导师制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这是信阳学院走好内涵建设与转型发展之路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