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益铭)近年来,浉河区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其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采取8项举措,积极服务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

调查摸底打基础。该区安排人员定期对应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全区回乡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台账,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活动。2013年至今,累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480余人。

公开招聘现活力。该区一方面通过举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活动,将社会上优秀高校毕业生及时输送到各事业单位;另一方面,通过采取政府购买辅助性岗位的形式,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2013年至今,全区事业单位累计招聘450人,辅助性岗位招聘309人。

职业指导转观念。该区一方面帮助企业转变用工观念,确定适宜的招聘条件;另一方面,根据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和用工单位岗位需求特点,免费进行职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灵活择业、竞争就业观念,使其更快实现就业。2013年至今,累计进行职业指导5100余人次。

就业见习添机遇。该区在区内挑选出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能够持续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授牌。目前,全区已设立就业见习基地28个,年提供见习岗位200多个,先后接收近千名高校毕业生到岗见习,有97%的毕业生见习期满后留岗录用。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乡村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2013年至今,全区共计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85人。

免费培训长本领。依托浉河区就业培训中心,该区免费为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2013年至今,已累计免费为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培训课程涉及计算机、餐饮服务、缝纫等多个领域。

扶持创业增信心。该区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先后认定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创业孵化基地、河南金牛大别山农产品现代物流孵化园、信阳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润氏电商创业孵化园、易事多电子商务创客孵化园、新华商贸孵化园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对有创业意愿和具备创业条件的毕业生,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系列服务,帮助其实现自主创业。2013年至今,已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2160余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002万元,成功扶持97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1100余人。

专场活动传真情。该区每年定期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以及“校企见面对接会”、“产业集聚区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活动,竭力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就业供需平台。2013年至今,累计举办大型招聘活动42场,共组织区内外400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信息85000余条,就业岗位294000余个,89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创新服务提效能。该区实行“零收费”服务制度,最大限度地为毕业生和用工单位减轻负担;设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人事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制度,让供求双方处处感受到公共就业服务的快捷和高效;加大跟踪回访力度,对已实现就业的人员继续做好回访工作,掌握动态信息,同时对创业成功者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协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初次创业成功率和开业后稳定经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