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时秀敏)“过去总觉得救助站很陌生、很神秘,通过今天的参观,我真正认识了救助管理工作,知道了救助途径和渠道,了解了救助工作人员的艰辛和不易,今后我会尽己所能地参与救助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6月19日上午,市民陈桂枝在参加完市救助站“开放日”活动后,感慨地告诉记者。

6月19日是第4个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主题为“在站寻家,让爱回家”。为让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救助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救助管理机构寻亲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举行了“开放日”活动。

当天一大早,记者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看到,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别山青年志愿者协会、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信阳农林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也组团参加了“开放日”活动。他们观看展板,详细了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实地参观救助区和警务室。在“在站寻家人,让爱回家”寻亲展板前,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家。

“帮流浪乞讨人员找到家相当不易。这个展板上共展出了149人,他们由于年幼、智障或患有精神疾病,没法说清自己的家庭地址,长期被我们救助。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安置,其中,4名儿童被安置在市儿童福利院,90名智障及残疾人被安置在罗山县寄养点,49名精神疾病患者被安置在新乡精神病院,还有6名精神疾病患者在信阳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信阳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副站长张松指着展板上的照片,向记者介绍说,“我们举办‘开放日’活动,就是想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可能大家一个小小的举动,拍张照片,发条微信,就能帮助我们的受助人员回归家庭。”

据张松介绍,“在站寻家,让爱回家”是救助站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去年,救助站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受助人员口音分析、异地交流问询、DNA比对、报公安协助查询等多种方式,帮助60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并及时返家。

“开放日”对市地建公司的李强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特意选择这一天向救助站表达由衷的感谢。6月12日中午,他83岁的父亲不慎走失,第二天夜晚,救助站的电话喜从天降,送来了父亲的消息。“以人为本兴盛世,大爱无疆暖人间”这发自内心的感谢,是众多受助人员家人共同的心声。

信阳市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崔峻峰和同事也专程赶来参加“开放日”活动,救助站各类人性化的设施、干净整洁的餐厅宿舍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被救助人员的状况也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个无助的群体,他们由于各不相同的原因找不到家,有些甚至被家庭和社会遗弃,救助站就是他们临时的、温暖的家。”崔峻峰深有感触地说,“下一步,我们要更多地参与救助工作,用我们的专业技术对受助人员进行心灵分析,和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沟通,最终帮他们找到家,让更多地滞留受助人员回归家庭。也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弱势群体,为他们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光辉和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