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潘强 欧甸丘
广西近期盯紧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截至5月底,超过两万人主动上缴违纪款约1.5亿元。杜绝扶贫资金中出现的“雁过拔毛”式腐败,关键是要提高扶贫过程的公开透明。
扶贫资金本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但在一些地方却变成了少数基层干部眼里的“唐僧肉”。以查处的案件为例,从虚报冒领、骗取套取,到克扣截留,再到明目张胆吃拿卡要,花样翻新的扶贫腐败将产业扶助资金、路桥建设资金、生活困难补助金等分割蚕食,最终落入这些干部的腰包。这种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逐步呈现出量大、面广、隐蔽化的态势,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公开透明不足是滋生扶贫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记者在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一些困难群众对扶贫政策的了解处于“村干部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状态,对扶贫资金使用的条件、标准、对象等非常模糊,采集扶贫数据、确定扶贫对象等工作几乎由干部一手操办。而基层干部在公示关键帮扶数据及扶贫资金使用时,更多是为了走程序,并非真正期望通过公示让群众周知。比如:有的帮扶对象公示通告贴在村口后,两小时不到便被撕掉。公示程序虽然走了,但公开透明的效果并未达到,不知情的群众仍无从监督。
公开透明存在硬伤,扶贫过程就会处在暗箱运作中,个别基层干部抱着违规也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成为扶贫资金的“寄生虫”。这类基层干部“为群众争取一碗肉,干部要分一口汤”的做派,不仅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拦路虎,也成为影响基层干群关系、损害困难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因素。
群众是扶贫政策落实的利益攸关方,应当成为监督基层干部的中坚力量。各级政府和基层干部要破除群众发挥监督作用的各种障碍,将扶贫政策准确、全面、细致地宣讲到每个困难户,尽可能提高扶贫全过程公开透明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对于“雁过拔毛”的现象,要严惩严罚,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扎紧制度篱笆,支持和帮助群众积极通过多种途径行使监督权利,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扶贫腐败现象。(新华社南宁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