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

哲学家言: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这话耐人寻味,的确,我们不能总指望别人“说你行”,不能总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应知道自己禀赋和志趣所在,执着地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位企业家,当初创业时叫了许多朋友到家里商议,大家都说,“歇了,别干了,好好当你的老师”。创业成功后他感叹:“你把梦想说出来,大家都认同的话,它其实不是梦想,而是计划。梦想一般都是说出来以后,家人反对、朋友反对。”有位年轻院士,当初决定要回国时,许多朋友对他说:“你是不是疯了?”回国后他坚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取得非凡成就。有位女大学生,辞去都市白领职位回乡下土里掘金时,村民无法理解她为何跳出“农门”又回来当农民,然而她凭借新技术和辛勤劳作,把家庭农场变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地,富裕了自己也富裕了乡亲。

他们当初的选择看起来都颇让人惊异,但他们用事实证明了当初选择的正确。原因就在于充分认识并重用了自己,确立梦想,执着追梦,不为困难风险所动,不被求稳怕变所困。自己重用自己,无不是既有梦想又善做“证明题”。

人生的兴衰际遇、顺境逆境往往由不得自己,但怎样作为则取决于自己。苏东坡曰“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他被贬岭南惠州时几乎无职无权,依然积极建议太守王古引泉水解百姓之急,且提交了水管制造方案:水管用大竹管做,竹管接口处用麻缚紧,外面涂上厚漆,以防漏水……他还叮嘱王太守,切莫让人知道方案出自他手,以免节外生枝影响了民利。重用自己的大关节处,往往是在人生的低回处。胸中有情怀,什么处境中都能重用自己。倘若无抱负和坚守,则很容易自我放逐。

还有的人,活在社会某种预设的期许里,总觉得到了某个年龄段,就应该有相应的平台,得之则喜,不得则忧,最终迷失了自己。比如,有的人职称薪酬未达阶段预期便生“年轻焦虑”,愤愤于“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有的人“三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还比如,有的人看到同学当初成绩没自己好,现在房子、票子、位子样样“混得比自己好”,心态不免失衡失落。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学会重用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又岂会为外物所扰?

在日益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尽管我们依然还有一些社会上升通道没有打通,但必须承认,越来越多的制度藩篱被撤除,每个个体梦想成真的机会越来越多。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奋斗,我们就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这里的关键就在于重用自己,而不是放逐,不是迷失。

人的命运一半在环境手中,一半在自己手中。人生要义就在于,用手中的一半争取环境制约的另一半。越是善于自己重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就越大,人生则越出彩。“被人重用”有局限,自己重用自己则“上不封顶”,有着无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