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浩 通讯员 吴晓睿)5月31日,记者在淮滨县淮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门前看到,十几辆满载秸秆的农用拖拉机排起了长龙。
“十里八村的农民都把秸秆卖给我们,公司一天能收秸秆三四十吨,一吨200多块,群众积极性很高。”该公司董事长黄超告诉记者。
像淮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样,在淮滨县,夏收一开始,就有4家秸秆生物质制肥企业、5家秸秆固化和颗粒燃料企业大量收储秸秆。近年来,为解决秸秆禁烧难题,该县坚持疏堵结合,打好“组合拳”,在建立起县、乡(镇)、村、户四级防控工作网络,实施“网格化”防控的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开展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对收购本县秸秆,并实施资源化利用的单位和个人,按实际秸秆收购量,给予50元/吨资金补贴;对实施兴建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给予固定资产10%的资金补贴。对农户购置秸秆回收机械的,中央财政补贴30%,县财政按购置价的10%给予补贴;对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按照中央补贴标准的50%,县财政进行累加补贴,积极培育和扶持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
同时,该县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秸秆青储、气化、还田等综合利用,对实施粉碎还田的,每亩补贴10元,让农民看到实际效益,鼓励农民进行饲料加工,培养种植秸秆蘑菇菌种,发展秸秆沼气等产业,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将废弃秸秆转化为生物肥料、饲料和固体燃料,是这些年我们解决秸秆禁烧困局努力的方向。”该县秸秆禁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波说,“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年处理秸秆9000多吨,占小麦种植面积所产秸秆量的四分之一,有效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