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翔 马童

“2015年年初骆店村贫困人口有58户197口,当年已完成了整村推进。”昨日,潢川县付店镇骆店村的彭坤说,“今年年初的统计,骆店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骆店村一直是省级贫困村,整体脱贫真的这么简单?这笔账真得算算。

2011年11月,村子里成立了鑫永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年的经营,这个公司现在经营着村子里1300多亩土地,种植瓜果、蔬菜,已然是村子里最大的经济体。

去年起,村子里的老贫困户张正友(67岁)和张友才(74岁)开始到公司的大棚里种菜。

“给我们按年计算工资,一年24000元钱。”张正友说,“我老伴有病,不能干活,这些钱也够我们两口花销了。”

张友才说:“活儿不重,就是拔草、收菜。我们几个老年人在这儿都干这些轻活儿。”

张正友自己还种着家里的4亩地,张友才干脆把家里的6亩地也租给了公司,一年还有2400元钱的收入。

“也有贫困户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我们经营,他们也不来公司里干活儿。”公司经理王天喜说,“我们和他们一起合作养牛养羊。”

王天喜说的合作,是指公司给农户提供草料和多半的饲料,农户进行家庭放养,条件是农户把牛羊粪便收集给公司。

王天喜说:“我们的种植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稍一加工就是很好的草料,公司还会根据养殖户的情况为他们购买实际需求半数以上的商品饲料。农户把牛羊粪便收集好还给公司,作为公司种植所需的农家肥。”

当下,村子里有30多家农户用这种交换方式散养着近千头(只)牛羊。

“这些农户不会有贫困的问题,存在贫困担心的是几户情况特殊的人家。”彭坤说,“比如杨长志一家,他本人有大病,妻子带着他在外地务工。一年两口子也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但他的病开支很大。”

按彭坤的想法,杨长志一家已不是账面上脱贫不脱贫的问题,而是一家能够正常过日子的问题。杨长志的两个女儿在镇上读中学,村子里通过县里的公益组织找到爱心人家和她们结了对子,村里一些日常救助也都想着他家。

郭学生是村里的贫困户,腿脚残疾的他干不了重活、务不了工,只能靠编竹器维持生活。今年他寻思着种了3亩多的草莓,等到草莓上市,他才知道麻烦大了。

游人采摘?路远没名气,没人来!

零售?他哪有能耐往街上跑啊!

郭学生打通了扶贫干部的电话,第二天便来了20多人,将他大棚里的草莓一采而空,原来他们都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摘草莓献爱心”的活动倡议来的。这个草莓季,每隔三五天总有一拨人来摘郭学生的草莓,他眼里泛着泪花,心里也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