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清华博士蹬三轮,少见。
留德才俊蹬三轮,罕见。
上世纪90年代初,2万元起步搞课题,为省钱自己蹬3个小时三轮,满头大汗从南往北“穿过大半个北京城”运实验药剂,是谭天伟归国创业最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敢拼就会赢!”
20多年后,在北京化工大学网站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栏里,谭天伟对学生们的寄语是:“敢拼就会赢!”
充满实干精神与强烈自信的5个字也是谭天伟自身的写照。如今,他不遗余力地把它传递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做好科研、培养人才,就是谭天伟永不停歇的创新创业。
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一周一次,3个课时。这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
谭天伟对科研启蒙和科学精神培养的本科阶段尤其重视,他要求学校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
“谭校长会带着教务处的老师到各个学院巡视,随堂听课。他强调教师作PPT要跟进动态前沿技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概念性的问题中英文对照讲,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尤其是他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状态,通过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曹辉说。
谭天伟推崇教学相长。在他自己的学术成长道路上,中国、德国和瑞典的三位导师风格各异、各具精髓的教学理念给了他不同的养分。
“我在清华读博士时候的导师非常严谨,鼓励我独立思考。从1990年2月到1992年10月,我在德国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瑞典伦德大学读联合博士研究生。德国导师非常重视选题。有一次,我把自己做了两个多月的实验给导师看,没想到导师直接把我的实验报告撕了。他认为,我的选题没有考虑未来的产业化。在瑞典,带我的导师是生物分离技术创始人之一,他很注重创新,告诉我科研上不能总沿着别人已走过的路走。”谭天伟说。中外三位导师的言传身教开阔了他的国际视野,让他懂得科研选题要有前瞻性,要有产业化前景,路线选择要经济可行。
结束两年多的留学生活,自称“从来没把国外当自己家”的谭天伟回到清华,完成博士答辩。
虽然,他可以留在清华。虽然,清华比北京化工大学“科研条件好,而且不缺钱”。但是,谭天伟还是希望自己能到一个新天地“闯一闯”。
来到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从博士后做起,从连工资带科研经费2万元的项目做起。这条艰辛道路上,创新,每每让“几近绝境”的项目“峰回路转”。
2002年,谭天伟为第一获奖人的“发酵工业菌丝体综合利用”项目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谭天伟1997年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日本的相关研究已经做了几十年,短期内要把成本降到比日本还低非常难。中期考评时,项目距离完成目标还很远。
“坚持,坚持,成功也许就在下一分钟。”
那些日子,谭天伟急得睡不着觉,不断给自己鼓劲。恰好有一天,他在工厂的提取车间看到了废弃的青霉菌,带了一包回来。检测一看,这里面就有麦角固醇。没有经过发酵过程,从废物中获得,自然把成本降到比国外先进水平更低。
一些在中期评审中预判这个项目“死刑”的专家,没想到谭天伟“出奇制胜”。这次“换条路径”的创新思路,让谭天伟尝到甜头,深受鼓舞。
1999年,国内原油供给并不紧张。正是在此时,谭天伟“未雨绸缪”,开始琢磨生物柴油技术。
在关键工艺——酶法上,他面临三个选择:仿造、买外国专利、自主创新。买专利最快,但受制于人。他选择了自主创新。
谭天伟领导的课题组采用膜或纤维织物布固定化酶,通过膜或织物布的表面改性控制油脂及产物如甘油在膜及织物布上的吸附。这种方法固定的脂肪酶催化地沟油、煎榨油及菜籽油进行酯化,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6%,品质达欧洲标准。
几经努力,“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术研究“挤进”了国家863计划,成了“香饽饽”。之后,200吨级装置、500吨、万吨级装置先后建成投产。
“我的事业在学校,我喜欢科研,跟学生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幸福。”当了院士、当了校长的谭天伟,挤出时间搞符合国家需求、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挤出时间带学生,挤出时间到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地处北三环黄金地段,行政办公楼挺旧。有人说,谭校长很“抠门”。原来,他把钱都用在改善实验条件和提高教师员工待遇上了。
“谭校长好忙,有时候午饭就在学生食堂买个肉夹馍对付一下。他并不高高再上,始终和学生在一起。”同学们说。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