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阳

在整体上求推进,在重点上寻突破,在细节上思缜密……2015年以来,按照省、市局全面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信阳市地税直属分局面对新机构、新职能、新业务,紧紧围绕改革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发动全员力量,集中全局智慧,开拓进取,各项综合改革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全体干部员工在新机构新职能岗位上阔步向前。

新机构新职能顺畅运行

按照顶层设计,直属分局由集征收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全职能管理局,转变为以风险管理为重点、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专业化重点税源管理局。

确定内设机构倾斜一线。坚持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向业务部门倾斜的原则,分局内部共设置5个科室,做到“两个倾斜”:人员编制向一线倾斜。除办公室以外,其余4个科室全部是一线业务科室,重点加强了数据管理、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个性化服务等事项。高素质人才向一线倾斜。分局目前共有干部职工68人,4个一线业务科室共53人。本科以上学历和业务骨干人数占一线业务科室比例达77%。

改革后工作职能实现“五个转变”:主要体现在:转变了机构职能。由以前12个科室缩减为现在的5个科室, 专业度更高,职能划分更加明晰。转变了工作重心。管理重心由事前管理变为事中、事后管理,由以前的全职能局改变为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的专业化管理机构。转变了对纳税人管理方式。由以前的全职能、保姆式、重服务的管理,改变为对354户重点税源纳税人中等风险管理和提供个性化服务。转变了孤军作战的做法。职能改变后,基础事项和低等级风险管理由属地税源管理部门负责,高等风险由市稽查局负责,与市稽查局和属地税源管理局的工作既有交叉又有配合,联系更加紧密。转变了管理层级。实现了扁平化管理,由以前三级管理转变为两级管理,人员向风险应对一线倾斜,做到重心前移。

职能运行健全机制。此次改革对直属分局来说,是工作的基点,是体系建设的原点,是职能转变的起点。为此,分局找准定位,把握工作重心,健全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努力打开工作新局面。

建立健全内部事务管理、风险业务管理两大类共18项制度,理顺了“三制”,即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逐步构建扁平化管理模式。内部事务管理中,充实完善了点名晨会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等共计8项;风险业务管理中,建立税收风险管理办法、税收风险任务管理制度、税收风险指标模型管理制度、税收风险应对工作操作规范、评估约谈制度、税收风险应对工作周例会制度、涉税诉求响应工作规程、风险应对结果审核制度、税企高层对话制度、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管理办法共计10项,同时还正在研究探讨购买第三方机构税收服务的办法。

业务流程厘清边界。直属分局进一步厘清涵盖各项业务的一个总流程、四个子流程,即:风险管理总流程、接收上级推送任务流程、自行建模推送任务流程、风险应对工作流程、税政法制工作流程。通过流程梳理,明晰工作各环节“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问题。

征管基础工作一一到位

在这次改革中,直属分局处于改革的核心地位,承担着税源移交,整理基础信息,确定风险应对户数等大量基础工作。为完成这些工作,全体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只要需要,随时投入工作中,加班加点已成常态。大家的无私奉献,为改革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家喻户晓大力宣传 为让纳税人了解改革、关注改革、支持改革,分局通过移动短信发布《涉税事项的公告》844条;通过制作发放2296份综合改革税务事项提醒单,告知纳税人改革后相关涉税事宜办理;通过办税服务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门户网站、信阳日报、QQ群、微信群等载体,广泛深入宣传改革相关内容, 做到宣传全覆盖。

为管户调整澄清底数 一是摸清管户信息。核实4179条管户信息,其中包括2317条正常户信息、182条非正常户信息、1682条外来报验户信息,并制作成调整清册,为省市局项目组后台调户提供依据;核对省局项目组管户调整3575条信息,与省局项目组汇报沟通,清除了垃圾信息,保证移交数据的精准度。二是整理基础数据信息。使用高拍仪、高扫仪,在省局电子档案系统对750户纳税人基础资料和2万多份申报资料进行扫描,为新机构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三是确定上报风险管理对象。根据市级重点税源划分标准,梳理市级重点税源、重点项目、跨区域经营纳税人,测算税收收入规模,确定上报354户企业为风险管理对象。

为系统上线全程测试 一是进行岗责配置。根据机构改革方案,及时完成系统内分局机构人员的岗责配置。二是进行模拟演练。组织人员利用预生产环境系统建立风险指标源、风险管理模型,对分局对应的企业进行风险扫描,形成风险任务163条,并在预生产环境中进行了全流程测试。

为系统切换清理障碍 一是清理未办结事项。对省局项目组提供的4300多条未办结事项信息逐条逐项进行核实,查明原因,确定未办结原因,理清责任。全局上下通力协作,不到一天时间,对整理出的4100多条有效信息办理完结,对整理出的200多条垃圾信息,及时与省局项目组沟通处理,确保了分局的管户调整和新老系统的切换。二是清理上交各类发票、票证。对13类10000多份发票库存,6类3000多份税收票证库存进行清理核对,制作清册,移交上级部门,保证了账实相符,系统内数据与实物相符。向属地税源管理局移交欠税清册、减免税清册、入库清册、委托代征清册、纳税人基础信息清册、纳税信用等级清册等。

为无缝对接加强协调 一是积极协助基础税源管理局重新签订调整后纳税人三方协议。对涉及的1209条纳税人信息,7家银行的116个网点,从方便纳税人角度出发,与7家银行协商,集中办理新三方协议。为破解不能集中办理难题,分局与相关县区局进行协调沟通,跟进银行办理进度,及时通知纳税人加盖公章,在属地税源管理局加盖公章后,由分局集中交给银行办理,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进度。二是核实委托代征管理户数,制作委托代征清册,向属地税源管理局移交委托代征资料。三是整理2296户纸质征管资料,向属地税源管理局移交。四是为了保障改革后的首月例征工作,分局在办税大厅安排专人值班,引导纳税人办理业务,一线办税人员边办理税收业务,边辅导属地税源管理局工作人员做好传帮带,缓解办税高峰压力,确保首月例征工作有序平稳运行。金三2.0版优化版上线后,第一张税票就在原直属分局办税大厅成功开具。

风险管理应对有条不紊

边实践、边摸索,积极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风险识别推送工作。建立风险任务管理台账,并结合风险模型说明逐一研读分析风险防控报告,按照风险等级、时限要求和任务性质,对风险任务进行整合、排序,推送到风险应对科。二是做好风险监督评价工作。坚持每周督导风险应对工作进度,抽查10%的应对结果进行质量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收集风险任务信息,及时向上级机关和分局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报送。

边学习、边改进,扎实开展风险应对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开展风险应对流程培训,集体解读风险识别报告,做好风险应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组织应对团队。按照行业+地域原则,确定6个风险应对团队,将税收任务分解到每个团队,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团队应对任务。三是推进风险应对工作。建立风险应对台账。详细登记风险疑点、风险等级,统筹安排各类风险应对工作;开展税务约谈。讲解风险点涉及的税收政策,告知纳税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2月份以来,分局承接279户上级部门推送的风险任务,完成风险应对任务138户,补缴税款及滞纳金312万余元。

边探讨、边完善,大力提供税收法治保障和服务支撑。一是突出风险防范,严格税收执法监督。重点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执法环节和“关键点”的监督。设置了税政法制科审核风险应对结果环节,增加政策审理把关端口,对风险应对科的执法行为和应对结果及时审查监督。对风险评估报告初稿,事实清楚,依据正确,处理恰当的,形成初审意见后,返给风险应对科执行,需要补正的退回补正。重大问题提请局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集体会审,会审决议返回风险应对科执行。二是积极探索实践,推行税收个性化服务。开展税收讲堂。邀请全部纳税人参加讲堂,解读税收新政策,了解纳税人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开展税企高层对话。邀请30户企业进行座谈交流,听取企业对管理和服务的建议和要求,不断提升个性化服务内涵;开展走访企业活动。走访企业30户,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调结构等方面的涉税需求,帮助企业分析税收风险问题成因;畅通涉税诉求响应渠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新情况新问题迎刃而解

强化全程监督。由于风险管理系统没有风险任务审核、反馈流程,为降低风险应对过程中产生税收执法风险问题,分局启动了税政法制科对风险应对结果审核程序,对纳税评估报告初稿中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再监督。

实施台账管理。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因没有数据导出功能,为加强风险管理,分局按风险管理流程,制定12本台账,采取“人机”结合方法,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监督。

创新第三方风险应对合作。针对风险扫描时间跨度长,风险点多,工作量大等比较复杂的情况,分局积极采取与审计部门联合开展税务审计、购买第三方机构的税收服务等方式,提高风险应对的及时性、准确性。

风劲正当扬帆起航,任重更须快马加鞭。

承载着“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地税系统先进集体”荣光的信阳市地税直属分局,将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和发扬信阳地税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立足“新理念、新起点、新标准”,朝着新的征程、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追求全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