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劳动永远是奏响社会发展的最美主旋律。因为劳动,所以美丽,正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艰辛劳作,才创造了我们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勇立潮头,勇于创新,用智慧和汗水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们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最美劳动者”的称号。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最美劳动者”专栏,对16名来自全市不同战线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报道,集中展示他们的别样风采,并以此向全市广大一线劳动者致以我们崇高的敬意。

本报记者 时秀敏

在手臂上测试鸟食和水的温度后,他用吸管吸上一管水,轻轻地放在幼鸟嘴前,小鸟奇迹般地张开了嘴。他熟练地将水挤进了小鸟的嘴里,为小鸟“润肠”。紧接着,又用吸管吸进糊状鸟食。一滴、两滴、三滴……熟练而耐心地喂进幼鸟的嘴里。如此反复10多次,确认小鸟吃饱了,他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笼子里,接着给另一只小鸟喂食。

这是5月16日,记者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朱鹮繁育站采访时见到的一幕。这里的小鸟,就是有着“鸟类中的大熊猫”之誉的世界珍稀物种、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而给它们喂食的,正是人称朱鹮“男妈妈”的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治学。

随朱鹮异地安家

时间回溯到1981年,科学家在朱鹮之乡——陕西洋县发现了全世界仅存的7只朱鹮。经过几十年人工养殖和保护,洋县的朱鹮种群达到一千多只。这其中,倾注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和朱鹮保护者的心血,黄治学就是其中的一位。他1990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朱鹮的人工繁育、野化训练、野外放飞、野外监测观察研究等工作,经他亲手哺育的朱鹮达300多只。

2007年,距洋县千里之外的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朱鹮异地保护的首选之地。这里是我国重要的鸟类保护和科研基地,也是全世界同纬度鸟类最为活跃的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朱鹮重要的栖息地。

“朱鹮到哪儿,我就到哪儿!”为了确保朱鹮异地保护的“首战告捷”,黄治学没有丝毫犹疑,他作别家人,只身来到了信阳。

初到董寨,黄治学要饲养14只朱鹮。由于首次进入陕西以外的地区进行饲养繁殖,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年初信阳遭遇了罕见的冰雪天气,给朱鹮的适应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黄治学没有退缩。他吃住在朱鹮繁育站,一天24小时与朱鹮相伴。在对朱鹮进行封闭式管理,加强营养的同时,很快完成了软网的安装和朱鹮配对分笼工作,保证了朱鹮繁殖工的顺利开展。

汗水和心血浇筑出了成功。2008年当年,黄治学就利用北京动物园的两只雄性朱鹮和日本返还回来的两只雌性朱鹮进行配对,不但成功繁育出5只幼鸟,而且使董寨的朱鹮有了较好的种群后代和优良基因。

成功培育朱鹮新生代

“刚出壳的小鸟嘴巴太小,闭合速度太快,不易喂食,必须在小鸟张嘴的瞬间,迅速把一两滴食物挤进鸟嘴。这靠的是熟练的技巧,更需要不厌其烦的耐心。”黄治学手把手地教饲养员雏鸟的喂食方法,一个个徒弟在他的手下成功“出师”。

雏鸟喜欢吃什么?看不出配方的深黑色的液状混合物,就是黄治学精心制作的雏鸟食物。泥鳅要用机器碎成糊状,搅拌上一定比例的面包虫、牛奶、鸡蛋,配上维生素、多酶片等,小朱鹮吃起来既美味又健康。而不同年龄的朱鹮,食物的配比也各不相同,这些技术含量高又繁琐的工作,黄治学至今仍需亲力亲为。

制作好食物后,黄治学要把饭盒贴上不同的标签,冷冻在冰箱里。喂食前,要用勺子舀出几勺放进瓷杯,再把瓷杯放进小盆里,用开水融化、温度适宜后,才能给小鸟喂食。之后,还要清洗餐具,打扫消毒育雏室,再帮小鸟更换笼子下边的毛巾,让它舒适地休息。

喂一次鸟最快要三四十分钟,甚至长达一个小时。这样的喂食工作一天要重复6次,而黄治学一干就是26年,创造了雏鸟成活率高达90%的奇迹。

黄治学最见不得的是雏鸟生病。为此,多年来,他每天不厌其烦地记录着每个鸟的体温、体重 、嘴长、翅长等变化细节,研究成长规律,也渐渐掌握了其疾病特点,成为合格的“白衣天使”。哪只小鸟流鼻涕了、粪便变稀了、啄伤误伤了……他都能及时发现,对症下药。

像慈母呵护婴儿一般呵护雏鸟,在黄治学的精心喂养下,小朱鹮一天一个样。40多天后,就由不足百克、光秃秃的“小肉球”,长成了近千克、体态丰盈、外形上与成鸟相似的幼鸟。黄治学就放心地把幼朱鹮托付给了它的“亲妈妈”。

野化放飞朱鹮实现突破

“野化放飞,是恢复朱鹮历史分布、扩大分布区,壮大朱鹮种群的必由之路。实现朱鹮在信阳的成功野化放飞,建立野外种群,是我的梦想。”随着朱鹮人工繁育工作的推进,黄治学开始再次挑战自己。

朱鹮野化放飞有着巨大的风险,过去成活率只有40%左右。为实现新突破,黄治学在朱鹮繁育基地主持建设了大网笼,设置了池塘、沼泽、河流等自然环境,模拟朱鹮野外生存的环境。2013年3月,34只身体健壮、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朱鹮开始在大网笼中接受觅食、飞行、抵御天敌、繁殖和疫病抵御能力等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

“在孵化、喂养雏鸟的同时,黄站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朱鹮的野化训练中,没日没夜地观察、监测、记录每一只成鸟的训练情况,可以说,对每一只鸟都了如指掌,对野化放飞胸有成竹。”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朱家富感慨地说。

2013年10月10日上午,随着一声令下,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4只朱鹮从繁育基地大网笼里飞出,在天空中展翅翱翔。这是我国在朱鹮原产地陕西之外的首次放飞,也是迄今为止放飞数量最多的一次。

好消息接踵而至,带有GPS定位装置和环志、拥有“身份证”的一只只朱鹮相继有了着落。2014年初,放飞的朱鹮在野外成功繁殖出1只幼鸟。为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宝贝,黄治学在朱鹮营巢的树干上安装刀片、挂伞形防蛇罩,以对付蛇、鼬科动物等朱鹮的天敌,还在树下挂起了巨大的保护网,防止小朱鹮从树上跌落摔伤。

截至2015年年底,董寨朱鹮繁育站人工繁殖朱鹮数量达到172只。3年间,成功野化放飞了78只。2015年,野外发现7对配对朱鹮,6对朱鹮筑巢繁殖成功,出雏15只,成功出飞幼鸟14只,成功率达93.3%,获得了国际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学界的广泛赞誉。朱鹮在自然条件下成活并孵出子二代,标志着它在大别山野外栖息繁衍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从孤羽七只到千鸟竞翔,朱鹮“男妈妈”黄治学在朱鹮的世界里,创造出了五光十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