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家栋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在我市举办“2016首届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采风活动。

5月5日,在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参加微电影艺术节采风活动的专家学者不顾旅途劳顿,驱车赶往息县。在该县弯柳树村,他们走家串户,与村民唠家常,了解当地故事。当了解弯柳树村率先建立首个村级道德讲堂,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真切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后,国际大学新媒体创新节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史俊英感触良多:“通过孝道教育、正心励志教育等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重塑民众价值观,村民改变了过去懒散习惯,增强依靠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村民焕发出改变家园、干事创业的热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弯柳树村不仅会很快脱贫致富,而且会成为一个尽孝道、守道德、有文化的美丽村庄。”

5月8日至9日,采风团的专家学者分别前往淮滨县、潢川县、商城县的美丽乡村示点进行采风。5月8日上午,伴着绵绵的细雨,采风团一行来到淮滨县王湾村。专家们了解到王湾村如何从一个贫困村、重灾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粮食产业区、瓜果蔬菜区、文艺产业区的新型农村。这里有四季可采摘的果蔬、祖传的泥塑技艺、具有专利的布雕画技术,可谓村子不大,乾坤无限。在春申君黄歇故里潢川县采风的专家,不仅参观了春申陵、了解到了黄姓的来历,更是在当地老茶人讲解的茶的历史里学到不少茶知识和茶轶事。5月9日,采风团一行先后来到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汤泉池管理处七里冲村。灵秀的山水,富饶的物产,不仅让专家学者领略了秀美风光,更是看到规划建设与原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真可谓: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莲花村位于新县郭家河乡中部,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代表人物刘名榜的故乡,红色文化浓郁、廉政文化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人居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富足,是集红色历史体验与廉政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红廉美丽乡村。采风团的专家学者一下车,就被这里的红色文化深深吸引。在听取当地相关同志的情况介绍后,专家学者参观了刘名榜故居和当地的红色革命旧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博研究员李乃庆在参观完刘名榜故居对记者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落后的山村通了柏油马路,家家开办农家乐。外出打工的人们回到故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红色旅游不仅仅让当地的红色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而且在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同时,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5月11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村落绕山松叶翠,新村临水稻花香”的光山县帅洼村。采风团的专家学者和编剧们一下车,就被热情的村民邀请到家中品绿茶,唠家常。北京大学教授、摄影家高东安对村民说:“建设美丽乡村,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内涵建设。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的生活明显改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邻居之间笑声歌声多了,相处和谐了。”

在为期一周的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采风中,专家学者领略了大别山区的古朴风情、村庄美景,更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他们纷纷表示,农村不比城市差,回去后一定会记录下信阳美丽乡村的点点滴滴,向人们展现老区的别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