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的第七轮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将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对于盐改,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中国目前的盐业垄断始于1996年5月,当时为保障食盐加碘,国务院发布《食盐专营办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食盐专营制度为中国消除碘缺乏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盐业专营的弊端日益显现。食盐批发企业垄断经营,割裂产销链条,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市场自主经营,没有自主品牌,缺乏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除上述弊端外,食盐专营体制实行区域封锁,并且专营主体既从事盐政管理,又从事盐业经营,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败等现象。审计部门还发现,食盐在流通中被各级盐业公司层层加价,造成流通环节价格偏高。

盐改后会出现天价盐吗?

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放开后普通食盐的价格会由于各方抢占市场出现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盐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

广发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制盐企业进入流通环节后,普通食盐价格有望下降。

也有盐务专家指出,虽然放开了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盐价,但“天价盐”根本无需担心。

食盐品种会有哪些变化?

业内人士分析,取消专营以后,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健康营养、多种口味的盐类,盐产品将更加丰富。

也有专家分析,以后盐的品种会越来越细分,各种高端的盐也会不断出现,市场上出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小包的食用盐,也完全有可能。

食盐安全如何保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先明认为,取消食盐专营能够激励企业创新,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利好消息,市面上盐的种类会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会更多。质量上,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食盐涉及食品安全,不排除出现部分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而偷工减料等不符合食盐生产标准的行为,如何把好关将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