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金洲正在精心加工工件。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李海
在信阳信钢建安公司,说起钳工技术,大家总不忘提到一位年轻小伙——张金洲。年仅29岁的他,如今已是公司公认的钳工能手。
2006年,张金洲从陕西航空技术学院毕业后入职信钢集团,现任该公司金工车间钳工班班长、钳工技师,从事钳工工作近10年。
从2007年起,谦虚好学、善于创新的张金洲连续5届包揽了信钢职工技能大赛“钳工工种状元”(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先后3次代表信阳市参加河南省职工技术运动会,获得“河南省职工技术运动会优秀选手”称号。
由于张金洲技术过硬、善于钻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难杂症”,公司领导都最先想到他,工友们都称他为“救火队长”。
“炼铁厂烧结台车用护板是我们金工车间2015年新开发的产品,由于批量大、种类多以及本身形状的因素,导致其加工过程中装夹不便、加工效率低。”张金洲告诉记者,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召集本工种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制作专用组合工装夹具,与钻床工作台配合使用,经过试验,效果不错,工件装夹辅助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
通过对图纸的分析,张金洲找出定位基准,从而设计出了多种钻模,省去了划线工时,加工的效率是以往的3倍,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2015年,信钢公司为了推广张金洲的钳工技能,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张金洲钳工工作室”,他结合实际自编教材,举办钳工技术讲座10余次,系统地为信钢培训技术人员300余人。与此同时,张金洲以“工作室”为平台,针对设备修旧利废、备件加工和设备装配等领域存在的技术难题,立项攻关10余项。例如,为克服设备上的不足,张金洲专门为车床制作托座,以保证各部位相对尺寸的准确性,并组织技术骨干对焊接工艺进行完善,仅此一项技术改进就为公司节省采购费用2.3万元。
2014年,公司要求金工车间开发“带冷台车”,此项任务的重点是保证各部台车的位置尺寸公差,张金洲接到任务后积极攻关,设计制作了专用工装及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夹具,通过工装夹具保证零件的精度以及互换性,从而保证每部台车的精度。此产品经过客户安装使用后得到了认可,公司也结束了台车外购的历史。
建安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带冷台车”是信钢生产极其重要的设备,原先都是委托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和加工。如今,张金洲的团队能够自主研发出来,从提质增效的角度来说,每年可为公司节约采购费用近800万元,创效176万元。
工作十年来,在目睹单位许多青年工友技不如己却跳槽谋得高薪时,张金洲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在“强企梦”中追寻人生价值。他时常跟家人和工友们说,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在自己手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