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浩 通讯员 李鹏)如何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近期,淮滨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更精准的举措、更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落实扶贫责任承诺机制。该县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了扶贫攻坚战区,村里成立扶贫攻坚作战室,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承诺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
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该县对市脱贫攻坚指挥部1号令进行了责任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扶持谁、由谁扶、怎么扶、如何脱贫等具体问题。建立了脱贫攻坚信息共享机制,分类建立了扶贫工作手机短信平台,建立了“帮扶淮滨”、“县直帮扶乡村”两个微信群,促进相互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落实定点扶贫工作机制。该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街道办事处)、帮扶一个贫困村。从全县97个县直单位选派291名优秀干部,由1名科级干部任组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组成97个帮扶工作队,分包97个贫困村,结对到户,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在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基础上,该县于3月又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户”结对帮扶活动,对贫困户实行无缝对接。
落实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该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34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34个贫困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落实脱贫攻坚督查问责机制。该县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重点工作督查室对各级各部门扶贫工作进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年终总结评比。对工作开展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的进行批评问责。
落实扶贫工作专项述职评议机制。该县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制定《淮滨县扶贫开发重点乡镇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驻村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在年终考核和扶贫专项考核中,逐级进行工作述职,同时邀请贫困户代表参加评议。
落实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该县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在贫困村开展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把群众评议打分结果作为脱贫攻坚考核的重要内容。
落实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该县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扶贫开发责任,积极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因工作不力造成信访案件、群体事件的,严格追责。
息县:精准培训拔穷根
本报讯(记者 裴娅晖 通讯员 余江)“以前只知道盖个养鸡场,给鸡喂饱喝足打上疫苗就不用管了,经过技能培训,才懂得集中育雏、科学管理、精心饲养、严格消毒这些程序的重要性。”近日,刚刚参加完息县2016年人才服务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班的白土店乡种植养殖大户周磊感慨地对记者说。
“因以前没技术,打工就是搬砖。自从通过培训学了电焊,工资也翻了一番,多亏帮扶单位的技能培训!今后还要继续学习技术,争取拿到更高的工资。”杨店乡永红村的村民王俊,说起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不仅充满了感激,更树立起致富信心。
在扶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阶段后,息县积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技能精准培训的力度,重点培育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乡村科技人员、增收致富带头人等“田秀才”“土专家”,有效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为全县精准扶贫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为避免大水漫灌式培训,达到“培训一批,脱贫一批”的目的,息县在出台精准培训方案后,迅速对贫困人口和劳动力,特别是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进行摸排,以建档立卡形式确定了培训对象,做到了培训对象精准。改变传统培训方式,以整合为主线,以县区为主体,依托现有培训资源,在息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搭建一个精准扶贫综合性培训平台。培训单位和专家学者“因材施教”,开展“点菜式”培训。邀请信阳农林学院教授、讲师和息县职业教育中心老师一起从农业生态学、生态种植、病虫害防治、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和肥料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讲解。培训方式灵活,无论是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还是开班授课的灌输培训,做到让受训者听得懂、学得会和真正记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