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仰天雪绿”这个富有情趣和诗意的名字,缘于大别山海拔近千米的奶奶殿北坡,由于山上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香灰土,以及奶奶殿北坡独特的生态环境,于是造就了“仰天雪绿”茶叶“外形挺秀、汤色嫩绿、香气馥郁、味醇甘厚”的非凡品质。茶文化节前夕,记者来到“仰天雪绿”,采访了河南仰天雪绿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章春。

在谈起信阳毛尖时,王章春说,因出生茶乡,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茶场打工,或许是因为留心观察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流程的缘故,很快就掌握了制茶技术。28岁那年,王章春觉得自己需要去大城市开阔一下眼界,便离开了茶场,到上海打拼。在上海一年多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磨砺了他坚韧的心智,积累了许多茶叶销售的经验,于是他就回到家乡开办了茶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了。

生意虽然红火了,但王章春总是不满足,他想有自己的茶业品牌。1982年,他得知自己早年工作过的仰天洼茶厂因为亏损正在公开招标,他便参加了竞标,并以高于标的两倍的价格,拿下了“仰天雪绿”茶的生产经营权。因为,他了解仰天洼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仰天雪绿”未来发展前景。

然而,企业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刚接手仰天洼茶场第一年,亏损了5万余元。但是,王章春没有被挫折所吓退,而是躬身茶叶基地,主动寻找原因,针对制约企业的问题,开始了他一系列改革“大戏”。

首先,他投入大量资金对厂房进行翻新,更新产茶设备,建保鲜库,同时对企业领导层进行调整,请专业人士重新设计产品包装,对“仰天雪绿”进行营销策划,通过各种渠道来推广品牌。他要求所有员工,从茶树种植到茶叶加工、销售都严格按照国际质量标准操作,坚决杜绝在茶园滥施农药化肥、防止破坏天然植被和生态平衡。1998年以来,仰天洼新建茶园近4000亩,原生态天然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有专家说:“仰天洼的原生态植被是天然的中草药库。”正是这些天然植被与茶树相容相生所形成的气候,使“仰天雪绿”茶叶品质更加优秀。

其次,在茶叶生产中,他一方面采取手工炒和机械炒制相结合,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对茶叶的采摘、分级、杀青、揉捻、理条、烘干、质检、包装等过程,严格按照工艺生产,并抓住茶叶种植、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同时,他还注重对新产品的研发。

改革带来企业发展,改革创出了“仰天雪绿”的奇迹。“仰天雪绿”自1985年被评定为省级地方名茶以来,先后获得河南省十大茶叶品牌、河南省十大名茶等荣誉称号,特别是“仰天雪绿”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后,又被国家认定为“驰名商标”。

谈起未来,王章春告诉记者,他将利用国家级“驰名商标”这张金字招牌,把企业建设成以茶为主体,集休闲、旅游、观光、娱乐等多元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