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西装革履,带着眼镜。一头乌亮浓厚的美发,它不柔软、妩媚,但健美、洒脱,有一种朴素而自然的魅力。一眼看去俨然一派学者风度。这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品茶师鲁成银给我的第一印象。
昨日,在2016中国国际茶商大会间隙,记者采访了鲁成银。谈起茶产业发展,他一语中的,直面主题。他说,信阳毛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茶产业已经到了蓄势发展阶段。发展信阳茶产业,关键要充分利用信阳茶地理文脉优势,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国家标准已于2009年6月1日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并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信阳毛尖有了自己的地缘标志,应该说,信阳毛尖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这就是我们的地缘优势。
谈及如何成为“不可复制”,鲁成银告诉记者,首先是在理念思路上转轨变型。“西湖”龙井名气很大,可现在许多生产、销售、买卖“西湖”龙井的茶农、茶商、茶企,已经不直接从事茶叶生产活动了。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其次是要结合地缘优势,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再次是好茶必须有好的品质,而好的品质就必须要解决种植茶叶的种子问题。我们没有必要要求信阳毛尖都是一样“口味”。因为信阳毛尖虽然都是一样的地理标志,但一样的地理标志地域的信阳毛尖并不在一个“点”上,所以好的品种决定着好的茶叶。再次是“抱团发展”。如今,在茶叶生产进入产业化时代,其营销已经进入网络化时期。信阳毛尖虽然有了很大发展,而且也是十大名茶之一。但要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时代,就要以新的视野、新的观念、新的科技手段、新的营销方式、新的传播途径,去适应新机遇、新业态。如果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抱团发展”并逐步形成“企业集群”,那么信阳毛尖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