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阳

2016年1月14日,全省地税系统首家市级大企业税务分局在信阳市地方税务局成立,主要负责200多家总局千户集团及中央驻豫企业在信阳市辖区的税收征管。自成立以来,大企局从服务的个性化、管理风险的分级化、数据采集的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推进税收管理创新,实现了由固定关系向非固定关系转变,由个人管理向团队管理转变。税企双方初步建立起“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征纳关系。

纳税服务体系突出个性化

遵循“无需求不打扰,有需求服务好”的指导思想, 大企局以自主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由“执法监督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使纳税人获得更规范、更高效、更放心的服务。

优化服务流程。对268个流程进行优化;扩大办税服务厅即时办结权限, 625项基础事务由审核性申报向自主申报转变,集中受理,及时办结,限时办结;实现同城通办,逐步推进区域通办、省内通办、全国通办。建立大企业联络员和问卷调查制度,完善涉税协调会议制度,制定特殊事项事先裁定、大企业走访、涉税诉求响应等10项大企业个性化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多层次沟通联系、税企合作、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实施“互联网+”。推广网上办税、自助办税,逐步实现纳税人通过微信、支付宝、网上银行等现代化网络支付工具办税;利用短信管理平台、微信群、二维码提供涉税事项温馨提醒服务;打造公众号,及时发布国家税收政策;开辟专家评税专栏,分行业设计大企业税收论坛。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大企业走访、召开税企座谈会活动,设立约谈服务室,接受大企业纳税人的约谈。

推进国地税合作。国地税联合推进大企业税收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做到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共建国地税办税服务场所,互设窗口,共建办税厅,共驻行政服务中心,做到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到一扇窗办所有事;国地税互相委托代征;加快推进共建标识统一、流程统一、操作统一的电子税务局;促进国地税涉税信息共享,新办纳税人一次采集,按户归集;共建12366纳税服务平台,全面提供 “六能”型咨询服务;实施联合进户审计。

建立信用“红黑榜”。联合多部门制订大企业信用等级指标工作方案,确定大企业纳税信用评价主要指标,有步骤、分批次开展大企业纳税信用评价。开展多维度评价,建立大企业纳税信用“红名单”和“黑名单”。对纳税信用好的大企业,开辟绿色办税通道,在资料报送、发票领购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减少税务检查频次或者给予一定时间内的免检待遇,开展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发展;对于“黑名单”大企业争取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支持,依法联合实施禁止高消费,限制融资授信,禁止政府采购,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限制取得政府性资金支持,阻止出境等惩戒措施。

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分级化

大企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着力化解大企业税法遵从风险、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范税收流失,促进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确保税收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分层次推行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组织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于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好的企业,建议省局或总局与其上级集团企业签署税收遵从协议,以利于调动税企双方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秩序;对于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够完善的企业,通过加强个性化服务,逐步帮助其不断完善机制;对于不愿建立或因条件上不能建立税务风险内控体系的企业,定期对其开展纳税评估和风险测试。对于上级集团企业已与省局、总局签署税收遵从协议的,积极引导签署补充协议,掌握公司治理结构、人员分工和内部审计等不同岗位职责,帮助企业了解税收风险相关知识,使其熟悉潜在税收风险。

实施全流程差异化风险应对。建立风险管理任务统筹机制,实施贯彻信息采集、指标建立、分析识别、等级排序、任务推送、风险应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丰富预警指标,科学测算预警值,提高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准确率;以数据管理和风险识别为基础,由无差别向有差别管理转变:低风险事项由税源管理单位采取风险提示、纳税辅导等纳税服务方法;中风险事项由大企业税务分局采取约谈评估、税务审计等方法;高风险事项由稽查部门查处应对。完善税务审计体系。及时关注大企业重大涉税事项,对其进行重点风险防控、识别和应对;特别是针对股权转让、跨境投资和关联交易等重大涉税交易事项及时进行税务审计,开展重点税收风险的针对性防控和后续跟踪管理。

信息管税体系实现智能化

大企局以数据管理为抓手,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多渠道数据采集机制,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精准化、税收监管的可视化、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人员配备上,培养选拔熟悉税法、财务会计或具备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税务人员组成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员。多渠道多层次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提高应对企业会计核算电子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处理数据集约化等挑战的能力。

改变“信息孤岛”状况。为保证大企业税源信息渠道畅通,大企局通过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全面采集银行、工商、国土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涉及企业组织机构、生产经营等第三方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取大企业公开披露信息,通过税收信息情报交换合作掌握跨国、跨境大企业信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拓展信息采集方式;对来源于不同渠道、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加工和统一管理,逐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大企业税收数据仓库。

数据链接智能化。大企局改变计算机的运用停留在计算机模仿手工处理状态,统一运用智能分析工具,发挥大数据优势,加强数据增值应用;推广推行电子档案影像系统,实行纳税人信息一户式储存和共享共用;通过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传递,实现对大企业的业务链条、发票链条进行全程核实;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风险特征库和风险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