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这个四月,新县西河人见惯了大场面。先是4月6日至8日,2016中国乡村复兴论坛落户西河,来自中、美、法、意、日、泰6国的学者、设计师、基层官员和社会组织代表600余人在这里“开坛论剑”,西河成为国内召开乡村领域盛会的“第一村”。高峰论坛智慧碰撞的光芒尚未消散,19日下午,西河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河南省省长陈润儿。

“山里资源丰富,关键是要有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希望你能带领大伙儿早日脱贫,让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履新不久的省长得知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山村三年间发生了巨变,但仍有25户82人没有脱贫时,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身边一位朴素而憨实的青年。他就是西河村农耕园合作社负责人张思恩。

张思恩当得起省长的信任。

现年43岁的张思恩是土生土长的西河人。20岁那年,中建一局到革命老区新县招工,他有幸成为京城里的一名电工。20年斗转星移,张思恩在京城一步步站稳了脚跟,成为两家建筑装饰公司的老总,夜空中依然能看见满天星河的西河却沉寂了。

“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西河村村民口中的歌谣,道出了它昔日的荒凉与贫瘠。这个远近皆知的省级贫困村,到2013年年底,全村还有贫困人口115户403人,占全村人口的32.97%。因为闭塞落后,很多人举家外迁,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

尽管如此,西河却仍然是张思恩的乡愁所在。他说,“我们每个人在离开故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守望。在北京时间越久,我越想念老家的大山、古树和门前小河,还有那夜空里的满天星斗。”

张思恩浓郁的故乡情结在2013年8月找到了“出口”:新县启动“英雄梦 新县梦”大型公益规划设计活动,西河被纳入了该活动精心打造的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条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内,家乡向他伸来了“橄榄枝”。

如今到过西河的人,都会对西河的美丽和古朴过目难忘。这个拥有“画里乡村 梦里老家”之称的中国景观村落,不知让多少人在这里梦回老家。但张思恩却忘不了它两年前的模样。

“2013年8月28日,我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一起回到西河。罗教授作为致力于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的学者,要为西河规划设计美好的未来。而我,是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回来的,想为家乡建设出点力。没想到,从此又把根扎在了西河。”

“当时,进村的一公里山路两侧被灌木丛覆盖,轿车开进去,会被拉得伤痕累累。村子里那条主路上,有多年荒芜的旱厕、牛棚100多间,很多民房久无居住,房屋破败,残墙林立。小河里淤泥满沟,杂草丛生,最宽处不足2米。村子里没有信号,打不了手机,更上不了网……”

这样的西河,在罗教授眼里却是宝贝,因为它建于元末明初,距今700余年,有较大规模的传统民居。张思恩同样没有犹疑,久居北京,他太知道城里人现在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了。看到一大批专家学者对西河的珍视,他知道,自己是一定要为故乡做些什么了。

张思恩联系到了村里6名在外地的成功人士,一拍即合。2014年1月22日,注册资金680万元的西河农耕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张思恩当选为理事长。以合作社为纽带,让村民成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主角”,西河开始了它的嬗变之旅。

流转山场、耕地4800余亩,完成800亩低产油茶园改造,建立200亩河北迁西优质板栗基地,发展600亩葛根、金银花种植园……2015年,全村油茶(干籽)产量达120吨,人均油茶收入1810元。“互联网+”也很快走进了西河,农村淘宝服务站在这里落户。自2015年11月份开业以来,成交金额已累计达到20.7万元。

与此同时,依托“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3年行动计划”,新县先后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了西河的整村修复和环境整治,使西河修旧如旧,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合作社投资的乡村茶餐厅、“古枫杨”咖啡室、星空帐篷酒店、国际青年旅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已建成营业,乡村“慢生活”度假区已初具轮廓。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开办乡村农家乐15家,民俗旅馆26家。2014年以来,西河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总体旅游收入200余万元,民宿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古村落抖落出历史印记,土特产出落成魅力产品,老土屋弥漫出乡愁气氛,小石板路招引来八方游人……越来越多的“南飞燕”成了“还巢凤”,沉寂的西河又热闹起来了。但变的是西河,不变的却是张思恩。

面对母亲对他跳出农门又复归的不解和眼泪,张思恩“心里不好受”,但他没有停歇丈量西河的脚步。两年多来,他放下了北京的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西河的建设中来。和合作社的其他几位理事一样,不领一分钱的工资,用自家的车、烧自家的油,忙西河的事。合作社有了不错的收入,30%给社员分红,70%投入再生产。很多社员把分红又作为投资,用于村里建设。

“省长的嘱托让我对西河的未来更充满了信心!西河现在在3小时车程内有13个大中型城市、11个地级城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服务型旅游。很多老板看到了西河的前景,民营资本想进来,但我们的机制是所有村民都享有一样的股份,让大家在家门口挣钱、共同奔小康!”张思恩说。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思恩的乡村复兴之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