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童

“我们希望搭上信阳毛尖的品牌快车,让随州的车云山茶走向四方。”4月22日,随州日报社副社长后勤对记者说,“信阳、随州共有车云山,两地路相通、车相连,我们亲如一家人。”

登上位于信阳毛尖主要产区的车云山,南望便是湖北随州,是典型的一山连两地、两省共一山。山北的信阳毛尖驰名全国,声名远胜山南随州的车云山茶。

后勤说:“信阳毛尖因信阳适宜的自然环境而品质优良,可谓茶以地兴,信阳也以信阳毛尖而在全国知名,又是地以茶名。随州车云山茶场有上万亩茶园,有着和信阳毛尖一样的生态环境,我们期望和信阳毛尖抱团经营、共同发展。这样,一方面车云山茶走出深闺,带动茶农致富,以茶实现精准扶贫;另一方面信阳毛尖也多了一个高品质茶基地,得以发展壮大。”

后勤带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想法来到信阳,刚一下车,便被信阳阔大的城市面貌所折服。

“城市面貌是大手笔,道宽路长,典型的高起点、高规格。”后勤说,“信阳是老牌的地级市,面积大、人口多,城市面貌蓬勃向上、有朝气。”

后勤也关注到了《信阳日报》的风格,“务实沉稳、稳中趋变”是他给出的评价。时下,多媒体充斥人们的感官,作为媒体人,后勤对平面媒体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报纸还会复兴,报人要守住阵地。”后勤说,“一是要接地气,以深度报道树立报纸对舆论的引领和指导。二是担起社会道义,要有切实的批评和监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