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基石。“下大气力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从解决突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到加强源头治理的明确要求,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怀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刻阐明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为我们提升信访工作能力水平、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遵循。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信访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深刻转型,改革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群众诉求的内容日趋多元多样,表达诉求的方式日趋活跃,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在提高。从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来看,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面对时代新发展、群众新期待,信访工作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只有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才能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新形势下,解决信访突出问题,需要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矛盾牵涉诸多方面,成因错综复杂,靠一个部门力量、一种工作方法、一项制度机制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才能见到实效。比如,面对集资融资、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等问题,多从群众立场、社会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坚持创新机制与强化责任并举、主张权利与履行义务统一、依法办事与思想教育结合,把着力点放在畅通、调处、保障和维护上,努力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统筹兼顾的良方。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信访问题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积。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需要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处理信访问题,贵在及时,难在就地。及时,问题就不会积累;就地,矛盾就不会上行。运用好信访大数据,加强对社情民意新动向、新特点的分析,加强对各种风险的研判,才能思想敏锐、心中有数,努力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畅通和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依法维权渠道,让群众诉告有门、解难有路,才能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供坚实支撑。坚持和创新“枫桥经验”,积极主动在基层和源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才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

实践反复证明,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对各级干部而言,做好信访工作,既要带着感情,更要带着责任。打掉高高在上的官僚气,杜绝麻木不仁的“冷漠症”,真正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变被动应对为积极作为,多办实事好事,广大干部就能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为做好信访工作筑牢民意基础,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汇聚磅礴力量。(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