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平桥区郝堂村游人如织。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信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等特点,把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扶贫开发、重大工程建设、成功人士回归工程、旅游产业相结合,稳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农村地区,按照一村一道靓丽风景线、一村一个民俗展示馆、一村一个风情旅游点、一村一个特色产业园的“四个一”标准,突出宜居、宜业、宜游“三宜

本报记者 虞静 通讯员 聂建武

“这几天,村子里的游客更多了,我家的小餐馆平均每天都有十来桌客人,我都忙得脚不沾地了!”4月14日上午,记者在新县周河乡西河湾村采访时,村民张孝平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周前,国内首次在村里召开的乡村领域盛会——2016中国乡村复兴论坛在西河村盛大开幕。来自中、美、意、法、日、泰6国的知名学者在青山绿水间探讨乡村复兴之路,领略西河湾春日旖旎风光。

“不光是张孝平家的小餐馆这样,村里数十家农家乐、民宿宾馆天天爆满。西河湾的美丽乡村建设让老百姓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西河农耕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思恩自豪地说。

怎能不让人自豪?3年前,闭塞落后的西河湾还藏在深山人未知,良好的绿色生态、古色文化资源禀赋完全处在沉睡之中,加之致富门路狭窄,群众纷纷外迁,整个村落处于荒废状态。到2013年年底,全村还有贫困人口115户403人,占全村人口的32.97%,是远近皆知的省级贫困村。

“古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就是西河最大的优势,只有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才能让乡亲们致富奔小康。”2013年,在外闯荡多年、事业有成的张思恩回到家乡。他倡导成立了西河农耕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闲置山场、耕地发展油茶、葛根、板栗等特色农业,引导群众以闲置的山场、耕地、房屋入股并参与分红。合作社先后流转山场、耕地4800余亩,完成800亩低产油茶园改造,建立起200亩河北迁西优质板栗基地,发展了600亩葛根、金银花种植园,社员户户有项目、家家能增收,77户贫困群众因此脱离贫困线。

同年,新县启动“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3年行动计划”,西河湾被列入重点建设对象,张思恩的设想也一步步变为现实。3年里,借助“英雄梦 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数十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倾力为西河湾编制完成项目建设规划,勾画出古村落的新蓝图。并先后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依照规划完成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使西河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西河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先后完成了张氏宗祠等20余间特色豫南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建成了竹海、青年潭、粮油文化博物馆等特色景观景点,以其独特魅力引得八方游客。仅2015年“十一”期间,就有5.5万人到此看山、望水、访乡愁。火热乡村游更带动了农家乐、民宿旅馆等相关产业发展,群众开办各类农家乐15家、民俗旅馆29家,40余户贫困群众因此脱贫。

“西河湾作为乡村复兴的代表,正从沉寂走向复苏。明年再来,你们一定会看到一个更美、更富足的西河湾!”张思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