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五个一批’和‘转、扶、搬、保、救’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力争到2018年完成全部贫困村整村脱贫,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罗山县县委书记许远福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十二五”期间,罗山县累计实现稳定脱贫人口6.7万人,目前仍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2万人,脱贫任务十分繁重。

谈起脱贫攻坚,许远福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罗山县专门研究制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围绕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县建设的宝贵机遇,加快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坚决落实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围绕《指导意见》提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八大重点领域,县委、县政府将研究政策投资导向,加快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力争储备项目65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把扶贫开发专项规划作为《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重要内容,研究编制贫困人口分类扶持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谈起精准扶贫,许远福告诉记者,一是坚持精准施策。按照市委扶贫工作要求,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进村入户,逐户逐人筛查、识别,做到不错扶一人、不漏扶一人;围绕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加强技术培训,推动贫困劳动力向“一园一区”转移;制定《罗山县特色产业扶贫规划》(2016年~2020年),培育壮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绿色食品、茶产业等一批扶贫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统筹谋划安置区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改善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研究出台特殊群体救助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二是坚持精准推进。今年县级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选派第一书记的贫困村倾斜。安排70%的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户增收、科技扶贫、技术培训等,直接支持贫困户提高生产技能、发展特色产业;安排1000万元,建立县级扶贫到户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优先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今年再实施1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老区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创业扶贫新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和贫困村就地安居扶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断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坚持精准结合。与“一园一区”建设精准结合,提升“一园一区”建设水平,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精准结合,突出抓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改进农业补贴办法试点试验等四项改革任务,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项目、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精准结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落实居住证制度,让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与信息化精准结合,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好电商扶贫工程。

谈及如何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许远福说,我们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牵头抓总,细化落实责任,建立“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体制。为了实现全部脱贫任务,我们要求全县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摸清现实情况,掌握贫困户第一手资料,调查每个贫困村成因、特点,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社会成员参与扶贫攻坚,通过爱心捐赠、结对帮扶、智力扶贫等方式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把握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扶贫政策、先进典型,及时公开扶贫捐赠信息,提高社会扶贫公信力和美誉度;严格考核督查问责,制定并严格实施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实行乡镇党政正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脱贫攻坚报告制度和行业部门自考自评制度,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成立3个县处级干部任组长的专项督导组,严格督查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实行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总评制。只要上下齐心,我们的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