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潢川县江集乡新建成的万方大塘。本报见习记者 董智傲 摄

本报讯 (记者 周海燕)近年来,潢川县按照“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和田、林、路、渠综合治理”的原则,持续推进“8718”工程建设,即8项重点工程、7类面上工程、100口万方大塘、80公里渠道整修。目前,该县累计投入2.95亿元,投工287.36万个,出动机械6.74万台次,开挖整修大塘334口,整修沟渠332公里,修复水毁工程275处,新建维修电灌站6座,新打及配套机电井76口。

强化领导,示范带动。该县成立了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到责任落实到领导、任务落实到乡村、资金落实到工程、管理落实到村组,有力地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同时,全县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分别承办示范塘、示范井、示范渠工程,村干部驻扎在水利工地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建设。

层层动员,广泛宣传。该县于2015年12月3日召开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层层动员,多渠道宣传会议精神,在潢川电视台滚动播出农田水利建设宣传标语300多次,播放农田水利建设专题6期,刷印固定墙标200余条,利用简报及时宣传农田水利建设中涌现出的新经验、新典型,大力宣传只有大修水利才能保证农业丰收,让兴修水利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规划先行,持续推进。该县坚持把有限的劳力、资金资源用足用好,按照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要求每一处工程在开工前,都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切实注重工程效益。各乡镇都制定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严格依照规划实施建设,渠道整修、坑塘改造、水库除险、泵站建设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创新机制,多轮驱动。该县不断探索和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形成了政府补助、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广泛吸纳社会投资“三位一体”的投入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重点工程的带动作用,将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在一起,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打捆使用、连片推进”的原则,每年重点解决3个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使项目资金能够最大化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金桥工程、回归工程,号召当地成功人士、致富能人、双强干部回报家乡,投入水利建设,走出了一条以项目带动、土地流转、以奖代补、个人投资兴办的农田水利建设路子。

开展杯赛,强力推进。该县连续19年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潢杯”竞赛活动,不断加大奖励力度,每年拿出100万元——2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补,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干水利、兴水利的热情,在全县广大干群中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赶超的良好氛围。

狠抓质量,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该县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明确提出,各乡镇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质量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检查、评比的各个环节,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和半拉子工程。要求县水利局部门技术力量除加强指导外,还不定期对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抽查,确保了工程按照既定的标准高质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