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3月30日电(记者 张兴军)春风拂面,柳梢轻舞。绿油油的麦地里,几名村民正在两两搭档推着独轮车施肥——记者不久前在豫东鹿邑县采访获悉,由于精准施肥计划的推广,类似冬小麦产区往年的“春闲”日渐变成了“春忙”。

张捷是鹿邑县丘集乡张楼村种粮大户,目前流转承包耕地达到1200多亩。据她介绍,往年到了这个季节,如果没有干旱或病虫害等特殊情况的话,冬小麦一般无需特别打理。然而自从用了农技部门推广的新施肥办法,村民们习惯了多年的“春闲”正逐渐变成“春忙”。

“以前用肥是‘一炮轰’,就是在小麦播种的时候把氮磷钾肥一次性上足;现在是磷钾肥一次性上完,氮肥在播种的时候只上70%,剩下的30%留作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用。”张捷说,“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让小麦单产增加50到100斤,平均每亩增收近百元。”

鹿邑县农业局土肥站副站长尤斌告诉记者,把氮肥由以前的“一炮轰”变成分批施用,其实是精准施肥的一种,学名叫“前氮后移”。“播种的时候一次性上完,肥力看似很足却不能被完全吸收,不但跑肥后污染土壤,后期需要养分的时候也供应不上,很容易导致苗弱、粒重轻,产量不高;针对不同生长期精准施肥后,成穗数、千粒重都增加了,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该县城关镇一家农资经销门市部,销售员刘峰介绍,自2013年当地推行精准施肥计划以来,农民们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用肥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

“从全年的销售量来看,尿素仍然停留在100吨左右,但是春季销量从以前的几乎为零增加到现在的二三十吨,施肥的结构性变化非常明显。”

河南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表示,按照农业部此前推出的肥料零增长行动计划,2015年到2019年,国内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此间类似鹿邑县推广的精准施肥技术,正是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最终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