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黄伟 刘雷)近年来,罗山县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抢抓水利机遇,大上水利项目,整合涉农资金,强化工程管理,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2次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3次获得“信阳精神杯”。

去年冬季以来,该县持续开展农田水利暨“兴罗杯”竞赛活动,在县财政“以奖代补”的政策撬动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开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工244万个,投入资金4亿多元,共衬砌渠道154公里,维修提灌站15座,改造坑塘1.1万多口等,新增旱涝保收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改善灌溉面积等共计14万亩,建成高标准粮田13万亩等,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扶贫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带动,夯实基础。去年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该县立足全县水利建设实际,积极捕捉国家投资动向,争取了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治理、山洪沟治理、农田水利项目县等多个水利重点项目,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9亿元,为全县水利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其中,组织实施了58座小二类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全县现有的154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使所有病险水库脱险。解决了4.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及1.07万学校师生饮水问题,全面完成“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治理山区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治理中小河流29.4公里,治理山洪沟3.33公里,建设小农水项目高标准大塘283口等,进一步改变了山区面貌,完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整合资金,整体发力。该县坚持“集中连片、综合开发”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开发、土地平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涉水项目资金1.7亿多元,按照集中实施、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打捆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在部分乡镇、部分村整体建设。目前,共整修塘坝765口,新建电灌站9座,整修渠道78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3347座等,形成了灌排通畅、沟渠相连、塘库衔接的水网体系,确保了灌得到、排得出、效率高、长期有效益。

出台政策,撬动发展。2012年,该县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意见》《关于对坑塘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以坑塘建设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给予奖补,承诺“用3年时间将全县蓄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坑塘改造一遍”,继续加大“以奖代补”政策的财政资金投入,极大调动了社会投资坑塘建设的积极性。2015年,共验收蓄水量3000立方米以上合格的坑塘6169口,其中5000立方米以上3758口,共奖补资金3157万元。在“以奖代补”政策激励下,全县共改造坑塘1.3万多口,其中,共改造5000立方米以上坑塘达6055口,“3年内将全县5000立方米以上的坑塘改造一遍”的目标已顺利完成。3年累计兑现奖补资金5151万元,撬动民营资金2亿多元,极大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蓄水灌溉能力,提高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为全县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机制,巩固效益。为确保国家投资项目落地后能够顺利实施,该县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和促进会,广泛开展调研,有效解决了项目征地补偿、地方配套不足和后期管护等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水利局严格“四制”管理,成立技术服务指导组,全程跟踪指导,确保了各个水利项目顺利实施。制定了坑塘建设验收标准和验收办法,由县农建指挥部牵头,抽调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单位人员组成4个验收小组,分赴各乡镇对申报的坑塘逐塘进行GPS定位,现场测量,对验收合格、蓄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上的坑塘,根据蓄水量和完成的工程量分别给予0.3万元—1.5万元的奖补。

(上图为正在建设中的铁铺山洪沟治理工程。 本报见习记者 董智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