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炜

他是光山县晏河乡普通农民的儿子,也是光山县外出创业名人, 2010年获得信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就是年仅38岁的北京信泉达建筑物拆除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起。

少年时代的杨建起兄弟姐妹6个,自己排行老五,14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迫辍学外出打工,与成年人一样摔泥巴、做砖、搬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正是因为如此,也造就了他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个性。18岁时,他光荣参军,在部队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荣立过三等功,光荣入党,担任过代理排长。22岁转业后,毅然决然的他,带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揣着部队复员费,只身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初到北京,他找到了一份在工地干体力活的差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与拆房工人攀谈中,他惊喜地发现了拆迁房屋有着巨大的商机,凭着能吃苦、待人厚道、善交朋友、讲诚信,他走上了承包拆除工程的道路。1999年,他迈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注册50万元成立了北京建企房屋拆除公司。2001年,他注册资金580万元,把公司变更为北京信泉达建筑物拆除有限公司,在北京丰台区盖起了办公场所,同年取得了北京市建委发的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至今累计拆除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此时公司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国际上先进的拆除设备。此后,他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又迈出了一小步——申请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并于2004年成功获得北京市建委批准。公司以建筑物拆除为龙头,开始走跨行业发展的道路。正是他的这种居安思危、超前思维的意识,才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3年6月,公司在拆除煤炭总公司一厂时,发现了古代城墙砖,他立即让现场人员停工,组织人员保护,并报告文物管理单位,经清点共计1800余块,全部提供给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国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媒体相继对此事进行报道。虽说这件事耽误了两天的工期,但他说:“延期交工,我宁可赔钱也不能让国家的文物受损失。”

没有圆大学梦的他,盼望着家乡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杨建起为家乡杨坳村小学一次捐款12万元用于校园建设。他虽是游子,但时刻惦念养育他的这片热土,时刻不忘党给予他的培养和教育,几年来在家乡兴修水利、构筑塘坝、铺路架桥、建村委会办公楼等公益事业中累计捐资50余万元。自2004年5月起,光山县实施“金桥工程”,杨建起担任光山县晏河乡驻京党支部副书记。杨建起说:“我就是想实实在在多为家乡人民做点儿事情,为家乡人民在京创业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