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董智傲)日前,省委组织部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九批河南省优秀专家人选,市农科院研究员宋世枝作为我市唯一推荐人选榜上有名,成为该院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专家。

宋世枝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水稻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863、国家行业专项、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化等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重大科技攻关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17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完成二、三等奖各1项;主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5篇,核心期刊32篇。先后被授予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全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第二、三批驻村科技服务优秀专家,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信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信阳地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5年起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宋世枝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豫南粳稻高产优质障碍因子与栽培对策研究”,揭示了豫南“籼改粳”历次失败的原因,取得了豫南粳稻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建立了豫南粳稻晚播技术平台,为新一轮“籼改粳”奠定了技术基础。豫南粳稻从此进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2011年省科技厅安排“籼改粳”重大科技攻关,2012年河南省政府启动“籼改粳”重大科技专项,这也是信阳市首次主持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豫南粳稻的发展,“籼改粳”理论技术体系初步建立,粳稻生产面积迅速扩大。2014年豫南粳稻生产面积达到230万亩,每亩比籼稻增产50多公斤,每亩增收300元以上,累计发展粳稻600多万亩,增产粮食6亿多斤,农民增收15亿元,结束了豫南不产粳米的历史,被誉为豫南水稻的第三次革命;他主持完成的发明专利技术“水稻抛植苗原床泥质露天育秧法”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比传统育秧法省工2/3,节省投资57%,增产3%-5%,每亩增收节支81.8元,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泥质法育秧技术原理迅速应用到水稻机插秧育秧中,正在推动着机插秧工厂化育秧向大田露天育秧的模式转变。加快了水稻机插秧在生产中的应用,其中信阳三年增加126万亩,增长1.7倍。泥质法育秧技术在我国应用面积达到2000万亩,创造社会效益16亿元。正在开展的水稻两段栽培技术研究,从群体、形态和机能构建入手,创立了我国水稻高产栽培的新方法,被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誉为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