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征

墙,通常意味着阻隔,冷冰冰地立在人们面前。春节前后,大家感到这个冬天不再冷!因为我市中心城区街头巷尾出现了“友善之墙”。

“友善之墙”实际上是公益项目,让困难群体拿得安心,用得放心,构筑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之桥。这种简单易行、参与度高的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诸多肯定。“友善之墙”凝聚爱心,传播友谊,让城市愈发温馨,叫人们倍感温暖,让爱在整座城市里涌动起来。上世纪60年代至今,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雷锋精神成为时代的坐标和灯塔,更像春风给全社会带来温暖与和谐,雷锋就在大家身边,就在我们面前。“友善之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榜样”,是雷锋精神的好“注解”。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人们“献爱心、送温暖”的心灵是相通的、理念是相同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行为是一致的。

如何保护受助者的尊严?怎么做慈善才不会令受助者尴尬?笔者以为,按需所取的“友善之墙”模式就很好!有媒体和公益机构认为,“友善之墙”省去了繁杂的中间环节,将闲置的资源和困难群体的需求直接挂钩,增添了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的确,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此为两翼支撑起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架构,应该是城镇化之要义。这也是百姓的梦想。获得感,有生存的获得感、价值的获得感两个层面的内涵。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完善公益事业,建立社会保障,让百姓公平地享受居住、医疗、教育、养老等事业,能够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要给百姓打造广阔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让百姓用智慧与汗水打造出彩人生。同样,幸福感,有物质的幸福感、精神的幸福感两个方面,就是能够保障老百姓享受改革红利,让物质财富成为百姓的幸福基础,让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入心、贴心、暖心,百姓才能摆脱压力、活出精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友善筑墙,爱心成城。“友善之墙”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做善事、献爱心”并非遥不可及,而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客观上看,在一个城市里,一面“友善之墙”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但总得有人去做第一件事情。如果在传播中只是一味模仿、注重形式、忽略本质,必定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凡人善举,信奉的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怎样让这种信仰不降温,如何让爱心持续发力,才是“友善之墙”背后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笔者相信,类似“友善之墙”的社会公益活动,其运作模式必将越来越完善,愈来愈让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