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平

冯邦的《中华冯氏史典》近期出版面世了。该书分上下两卷,计70多万字。2009年,他曾出版过《中华冯史文典》。如果说《文典》是冯老抢救中华冯氏历史文化的奠基之作,《史典》则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充实调整,删冗削繁,去疑存真,结集出版的更为充实完整的中华冯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两典”的相继出版,为抢救冯氏历史开辟了先河。“冯史文典”与“冯氏史典”,书名的一字之差,使“史”的主体内容一下子凸显了出来。该书更具史料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值得一读。

《史典》搜集资料浩繁广博。冯姓文化包罗万象,冯老编著的《史典》正是这样的一部姓氏文化大书。他一生热衷冯氏文化研究,搜集了大量的冯氏历史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将浩如烟海的谱系资料条分缕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终于编纂出版了这套上下卷《史典》。《史典》涵盖了“冯始于夏,昌盛于今;谱牒荟萃,题壁集锦;奉天敕命,天颜赐福;家乘谱牒,序跋掬粹;家谱绘制,科学技术;冯史论坛,辨源考流;世系有文,辈分有序;人物风情,故典史乘;移民源远,迁徙辗转”等39章,资料来源于19个国家28个省区,冠姓为冯的有23个氏族,家谱200余家,谱牒资料19000余页,名人传记1900余份,信函19000余件,约达8000多万字。这么广博浩繁的谱牒资料搜集,堪称是一项罕见的工程。“熔千家铸一炉,纂百科汇一书”。《史典》涉及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家谱学、宗教学、人口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实乃以谱牒文献为载体,研究中华冯氏诞生、繁衍、繁荣昌盛的原始读本,是中华冯氏发展史探源索流的百科全书。

《史典》考证源流科学严谨。结论来源于丰富的谱志资料,来源于将这些资料和正史的比对甄别,来源于几十年不辞劳苦的实地考察,来源于他孜孜不倦的辛勤劳作。冯老一生热衷姓氏文化研究。离休二十多年来,他更是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冯氏谱牒的搜集整理和考证之中。为了证实这些材料,他还不间断地深入到冯氏故里和一些冯氏宗脉可能播迁过的实地寻根问祖。正是这种对中华冯氏,对祖国历史高度负责,不放过一处质疑的认真态度,正是这种对海量资料的全面系统消化,对冯氏祖先繁衍生息地域郡望的实地考察踏探,冯老终于准确找出了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华冯氏一致认可的冯氏诞生的真源正根。战国时期,“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冯长卿食采于冯,遂氏焉”。冯老的这一论断得到了中华冯氏联谊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一致认同。这是冯老为中华冯氏诞生研究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也为国人学习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一项可资参考的优秀成果。

《史典》编纂体例新颖别致。在史志的书海里,目前还找不到一部中华冯氏谱志大书,各支脉的族谱也都是家族代序繁衍记录,且多为碎片,破损残缺。冯老一生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编纂出一部和族谱类书籍迥然不同、内容丰富、体裁独特的冯氏《史典》。形式决定于内容。该书的编纂主旨是从浩如烟海的冯氏谱牒资料中找出冯氏的诞生真源,探索冯氏繁荣兴盛的历史规律,弘扬冯氏先人的丰功伟德,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励我辈的爱国爱乡热情,且“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因此,该书就自然突破了谱牒类书籍的局限。把谱牒史迹、人文典故、楹联词章、族训家规、冯氏英杰等都容纳进来,这样就能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冯氏诞生兴盛的历史全貌,了解冯氏发展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种表现方式彻底摆脱了谱牒类书籍的局限,首开了我国传统谱志类书籍形式改革的历史先河。使读者对谱志书籍的书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为中华各个姓氏的谱志编纂提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优秀范例。该书分章编纂,各章互相贯通。主题两句八字,文字简洁工整。《自古文萃,至今典故》把与姓氏有关的历史知识收录其中,为学习中国历史提供了必备的认识工具。

我通读过《文典》,又通读了《史典》。两套上下卷的《文典》、《史典》近200万字。捧着这套新近出版的沉甸甸的《史典》,我心潮澎湃,感触良多。一位年将九旬的老人,能编纂出这样资料浩繁、考究严谨、富有文采的大书,需要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毅力?冯老能有这样的壮举,源于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对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担当,源于他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这部书倾注了冯老的一生心血,体现了冯老的伟大追求。心中有追求,且“虽九死而犹不悔”,就能做出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