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精准扶贫作为我市“十三五”开局之年重点工作,究竟如何抓?昨日,记者采访了市扶贫办主任郑海春。郑海春告诉记者,中央、省市已经对精准扶贫提出了明确要求,而要抓好精准扶贫,首先要坚持把发展带动作为治本之策。发展是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的治本之策。我市作为老区,就要紧紧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的机遇,把脱贫攻坚主动融入四化同步发展进程,有效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等问题,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

谈起治本之策,郑海春告诉记者,一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的主要动力。要把贫困县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等作为扶贫开发主平台、主载体、主战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要抓住当前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的机遇,充分发掘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着眼于增加创业就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扶贫产业链条。要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贫困乡村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培育一批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保健养生游等业态产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帮助那些就不了业、出不了村的贫困群众找到脱贫路子、实现就地增收。需要强调的是,发展产业一定要遵循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化手段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切忌以行政手段“拉郎配”。 二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必须把脱贫攻坚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度结合起来,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要制定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现代农业,把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小加工业,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力度,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要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培育,探索项目资金折股量化、土地股份合作、集体资产入股经营等资产收益办法,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对带动贫困人口进城就业和稳定增收作用更显著更持久。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县城作为主阵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居住证制度,让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同等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要做好新农村建设,让留在农村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四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信息化既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粘合剂”,也是实施脱贫攻坚的新动力。要大力实施“互联网十扶贫”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好农村电商扶贫工程,积极争创电子商务试点县,借助知名电商平台,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