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规划与浉河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构想不谋而合。”2月19日,市人大代表、浉河区教体局局长殷世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殷世民介绍,2015年,浉河区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期。一是市一高全部迁入职院老校区办学,并对新校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二是在市一高搬迁的同时,市实验小学并入胜利路学校,并搬迁至原市一高校区,对校园进行了全面改造和亮化美化,为4000名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敞、优美的学习环境。三是原胜利路学校校区交给市三小办学,原卫校校区交给市九中东校区办学,浉河中学五星校区校园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三小正商等新建学校运转良好,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增加,极大地缓解了“入学难”“择校热”问题。四是完成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2015年规划建设任务,校际办学条件更加均衡。
“2016年是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对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改善学校整体办学条件,为2019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科学合理撤并部分农村教学点;继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实施‘强校托管’‘强弱联合’的办学模式,对市九中东校区进行改扩建。”殷世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