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金

周殿传,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就是这个农民却有多重身份:村官(村支部副书记)、园艺师(正泰园林公司总经理)、作家(河南作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但他此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书、报、刊。现为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理事,三星级“中国集报之家”。

他的书斋名叫“愚园”。78平方米的方寸斗室,藏有古今中外各类报纸21000余种,30000多份;古今中外名著2000余册(签名本近千册,样书500余册,其中有《解放军报》主任编辑张向持的巨著《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他听说周殿传喜爱收藏样书及签名本,亲自将《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的样书寄赠与他;著名作家王剑冰所著的全部作品均已签名赠他并附书法作品多幅;当代女作家曹雁雁也委托别人将她的长篇历史小说《孙叔敖》《息夫人》《大清相国周祖培》等送他阅读并珍藏);刊物3300余册,其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文学刊物《新青年》原刊50余本。

他是从1982年开始与集报结缘的,30余年的集报生涯,历经坎坷与磨难。广交“集报友”,互赠有无;给报社写信索购;到市场上购买;时刻留心收集……

有朋友说,报纸是“信息库”:时鲜新闻,可让你洞察世界政治风云变幻;报纸是“知识窗”:科技新秀、历史典故、哲理故事、名人轶事、美文欣赏等等尽皆揽拾;报纸是“社会万花筒”:有真善美,爱心善行感人至深,也有假丑恶,凶残犯罪,发人深省;报纸是“开心果”:高山流水、风景名胜、花鸟虫鱼、棋局茶道、逸闻趣事和幽默语丝,令你笑逐颜开;还有法律法规、理财经验、气象预报、灾害警示、医药健康、养生经典、心理调适等,它好似一个“超市”,里面的种种“信息商品”,任君萃取,使你增知智识,成为你提高生活质量的向导。

读高中时他喜爱写作,作品散见于《河南日报》《人口时报》《中国花卉报》《信阳日报》及其他地市级报刊。同时也爱上了剪报、集报: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图片就剪下来。后来发现喜欢的东西很多:一版上有,二版上有,三、四版上也有。剪,无济于事,于是就整张收集。长此以往就喜欢上了“集报”。由开始喜欢读报、剪贴到如今成果丰硕,从一个农民,跻身国家级协会会员,这一路洒下的心血和汗水,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为“集报”,他骑自行车、摩托车,乘公共汽车,租车,南下北上;为“集报”,他多少次耽误生意;为“集报”,左邻右舍不理解;为“集报”,节衣缩食……

2002年3月,他出差到新乡市七里营乡,偶然听说该乡龙泉村团支部创办《龙泉青年报》,他便找到该村党支部书记索要了创刊号及各期报纸。2003年5月,去上海办事,在一家银行汇款时,看到一存款者用《南汇报》包钱,他出神地盯着那张报纸,以至于对方认为遇上了坏人,并惊动了保安,当他出示证件说明想法后,存款者歉意地将《南汇报》送给了他,同时也感动了银行女职员,她把旅游时带回的《新疆民航报》也慷慨地赠给了他。香港回归时,他托亲告友收集粤港7月1日的《大公报号外》《羊城晚报》《新快报号外》以及97个版面的《广州日报》“香港回归特别版”等。通过购买、朋友赠送、自己收捡等还收集到了清朝的《申报》及民国时期刊物《新青年》;1937年的《民国日报》;香港的《香港大公报》《皇冠》,西藏的《拉萨晚报》;新疆的《阿克苏报》;海南的《海口晚报》;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信息》;前苏联的《真理报》《劳动报》;新加坡报纸《每日早报》;港澳台的《星岛日报》《明报》《镜报》《澳门时报》《中央日报》《自立晚报》以及清朝《申报》等。

国内的收集门类齐全,大到中央级报刊,小到村报(《大郢村报》);还有“文化大革命”小报、《红色造反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报刊。除中文报刊外,还有朝鲜文、韩文、俄文、日文、英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数十种文字的报刊。

漫漫集报路,有苦也有甜。他的“愚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最初单纯的收集,到现在的集、研、用于一体,这不仅是量的改变,更是质的飞跃。

初集报时,因为家庭经济和条件限制,他用来存放报、书、刊的是破纸箱,目前是5个木柜6个铁皮柜;登记报刊目录也从记入笔记本,发展到现在的电脑录入;藏报的空间也从过去的几平方米,到现在的七八十平方米,党报、晚报、青年报、少年报、老年报、法制报、少数民族文字报及外文报、院校报、花卉报、民刊、试刊、创刊、终刊、复刊、更名报、号外报、早期报。还有各种各样奇异的报刊:伞报、丝绸报、布艺报、连体报、异开报、缩微报……分门别类,各占书柜的一隅,并配备了桌椅、沙发、茶几、数码相机等设施。

前20年,他集报基本上靠外出打工、出差、旅游收集,或是靠亲友协助收集,后来依托《旧书信息报》(现《藏书报》)与外界联系。前年,他添置了电脑,并加入了“中国集报论坛”“集报网”“无名集报论坛”等集报专业论坛,开阔了视野,集报就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藏品迅速增加。

他集报主要分为8个大专题:早期报、重大事件报、党报、试创终复更报、号外、特型异质报、民刊、煤炭专题报,其中又细分为42个小专题。

集报之余,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研报、用报,从2010年至今,撰写了100多篇与集报相关的文章,发表于全国各种报刊,并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15万字的《愚园漫步》和18万字的《走淮河》,《愚园漫笔》《湘西、湘西》正在创作中。

另外,他本人还建有“往流作家作品陈列室”,收藏有近百部本镇作家所著作品的全部打印稿、校对本、样书及正规出版物。

近年来,他的收藏事迹引起当地政府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河南日报·农村版》《信阳日报》《信阳晚报》《固始早报》以及固始电视台、中国新闻网先后作了报道,新版《固始县志》在“人物篇”载录了他的简介和事迹,《固始早报》先后5次刊登了他集报方面的新闻。

现在他已是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理事。在各级集报组织的关心爱护下,他集报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他努力把“愚园”藏报馆做大做强,争取成为软硬件一流的藏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