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广学

乡愁,如烟似雾的乡愁,在尔文先生那支妙笔之下,竟然绽放出灼灼其华的桃花来。

在连绵的群山脚下,在蜿蜒的碧水一湾,有一个叫做“桃花湾”的村落,生活着一群勤劳、素朴的乡亲们。他们极其平凡,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们随处可以发现他们憨厚的笑容和忙碌的身影。然而,他们又是那么与众不同,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激荡的社会变革中,他们自我满足于简陋的乡村,固守着这方宁静的土地,简单快乐地活着,似乎完全忘却了来自并不遥远的城市的喧哗与骚动。他们近乎生活于大诗人陶渊明苦苦寻觅的桃花源。

不过,桃花湾毕竟不是世外桃源,村民们自然被迫去面对各种忧患,甚至天灾人祸。包括入侵之敌的压迫与屠戮,自然或人为造成的饥荒与逃亡,时局动荡下的惶惶不安与名利诱惑下的勾心斗角,悲剧以喜剧、甚至闹剧的形式不断上演着……

然而,“桃花湾里没孬人”!

更何况桃花湾有一位可敬的长者,生产队长陶二爷,这位小小桃花湾的主心骨,被乡亲们视作“神”一样的人。用时髦的话说,他是桃花湾的“教父”。虽然学问不大,他却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练就出超人见识和一身胆略。他的智慧来自于生活,所以也适用于生活。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时,二爷总是那么从从容容,四两拨千斤,大都轻轻松松化险为夷。他78岁时,在日军挥舞着的刀下淡定地救下家中的老桃树;20多岁时,跟着湖北商人坐着马车南下武汉;在全国人民迎接翻身解放时,立即把用血汗钱刚刚置办到手的田产抛弃,从而没有被划为阶级敌人。解放后,他带着桃花湾的乡亲们艰苦创业、建设家园,也领着大家度过一个接一个的“难关”:“大跃进”与“大炼钢铁”,他“顺势应景”,不仅让桃花湾的工作由落后逆袭先进,还成为上级推广的“样板”;三年灾害过粮食关,他独自守着道德底线,却也能宽容村民的“偷盗”;“小四清”、“大四清”的社教运动,在桃花湾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接着由“破四旧”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阵紧似一阵,一关难过一关。于是揭发与批斗,造反与夺权,文斗与武斗,新仇交织着旧恨……

而且,每次运动,似乎总是和桃花湾的桃树过不去:“不管怎么折腾,闹到最后九九归一,就是要砍掉桃花湾这些幸存下来的桃树,彻底毁掉这片曾经拥有过桃花湾一代代人荣誉和梦想的桃园”。当然,在二爷的精心策划之下,在桃花湾全体村民的精诚团结、奋力抗争下,都折戟沉沙、草草收场了。最危急的是那场来势汹汹的“割资本主义尾巴”,造反派自以为手握“尚方宝剑”,调动“各路民兵”千军万马欲除掉桃树而后快,气氛空前紧张。二爷以退为进,将计就计,被“革委会”视作“资本主义毒草”的桃树在风雨中摇身一变,竟然结出一颗颗“忠心”。于是风停雨住,复见彩虹。几经劫难的桃树,最终依然挺立着,只要春风一来就烂漫地盛开,夏天一到就果实累累。桃花湾仍旧是桃花湾。

大家都懂得陶二爷护卫桃花湾集体利益的苦心。可是,有谁明了他对乡亲们、尤其弱势群体的关爱(如对地主分子兼外来户表爷的精心呵护)?对祖祖辈辈传统习俗的努力坚守?还有对这片土地及生存于土地上的桃树和乡亲们的深情?在桃花湾一呼百应的陶二爷,无疑又是一位孤独的好汉。我们不能不对这位老人产生由衷的敬意。因为在那些年月,活着是多么不易,而且有尊严地活着,则是多么可贵。

桃花湾的乡亲们,饮着申河水长大,桃之夭夭,他们生就美丽的容颜和怒放的生命,也拥有着温馨的情愫和顽强的灵魂。勤劳能干而又胆小怕事的周姑,心眼机灵的椿儿,憨厚的六爷,要强的六奶,斯文的表爷,温婉的表奶……连风骚的白奶和她不安分的女儿曼妮、装神弄鬼的幺爷、咋咋呼呼的梁驼子,也不失几分可爱。一句“桃花湾里没孬人”,振聋发聩!

尔文先生的《桃花湾》,是一幅描绘豫南水乡的风景画,是一曲吟唱着乡情的歌谣,也是一首抒发乡愁的叙事诗。劳作始终是村民们生活的主题,小说以宏大叙事手法,全景展现了二爷和他的村民们一年中忙碌的播种与收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们在劳动中释放激情与力量,在劳动中培养才干与智慧,也在劳动中享受着生活的甜美与快乐。小说一环紧扣一环,详细叙述了春夏秋冬每一个生产环节。其间又适时嵌入劳作之后的休憩、斗嘴、嬉闹,还有那些具有浓郁的传统习俗的节日,如“大年的火”、“十五的灯”、“三月三的庙会”等。前者紧张而有序,后者热闹而轻松,行文则一张一弛,摇曳多姿。加之一首首蕴含着茶香的山歌民谣,一句句粘连着泥土气息的方言俚语,更为小说增添了许多生动与趣味。他们浓浓的亲情、乡情、压抑的爱情,伴着欢乐,争吵,饥饿,疾病,爱与恨,生与死……家长里短,蜚语流言,山乡的人们,无论是欢笑还是哭泣,都因为真实而动人。这一切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小说洋洋洒洒三十万言,勾画出桃花湾几十年来的历史,以及千百年的悠久深厚的文化。在轻松幽默的字里行间,在优美流畅的抒写中,跳动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

今天,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所谓的“城市化”,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乡村如何留得住乡愁,哪里是乡村通往未来的出路,青山绿山与“金山银山”孰轻孰重……尔文先生的思虑也许还远远不止于此吧。

当然,小说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当改革春风强劲吹拂的时候,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时,桃花湾的人们将何去何从呢?在《桃花湾》中似乎找不到回答。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深深祝愿:桃花湾永远美丽,朵朵桃花在每一个春天里燃烧,能永远承载着正步步逃离故土的你和我的乡愁。这样,我们至少还可以在那渐行渐远的路上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