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远强

为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今年1月1日起,多个涉及汽车行业的新规开始执行。然而,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汽车行业从业者以及车主对新规知之不多。那么,有哪些新规需要关注呢?

新规1 汽车维修信息技术强制免费公开

2015年9月29日,交通部等部委联合公布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打破4S店汽车维修技术垄断,强制汽车生产者公开所销售汽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其中包括车辆定期维护、总成及零部件的拆装方法等。

以往车辆出现故障,消费者到社会修理厂维修,常遭遇查不到原因等现象,最终不得不到4S店维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车辆维修信息技术由生产商授权经销商垄断使用,社会修理厂对各品牌汽车特别是新款汽车相关参数不了解。

解读:新规实施后,维修信息公开将使4S店以外的独立维修企业更加有效地获取汽车维修保养的相关技术信息,消费者不到4S店也可能享受高质量的维修服务,并且价格更低。

新规2 零部件统一编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国家标准委2015年9月11日批准发布的《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不采用统一编码的汽车零配件禁止上市流通,将从源头上保障汽车零配件质量。

汽车配件市场鱼龙混杂,多年来一直存在,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买到假货次品,但又无法追踪造假者。原因是,一直以来,对汽车配件品质定义、认知没有统一标准。

解读:新标准将规范汽车维修市场,为配件查询、配件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手段,假货次品将逐步失去生存空间。

新规3 第四阶段燃油消耗标准开始实施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第四阶段燃油消耗标准,从2016年到2020年当年生产乘用车设立的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百公里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第四阶段的燃油限值标准沿用了第三阶段采用的评价体系,并更加严格企业平均目标值要求。根据我国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油限值标准,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内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需达到6.9升/百公里。

解读:汽车燃油限制标准不断严格,顺应了国际上对汽车能源消耗控制的趋势,也将对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向高效率、新能源方向转变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