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破解发展难题 增强发展动力 厚植发展优势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好态势、好趋势和好气势,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数说2015

2015年,全年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明显高于全省增长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3%,增速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左右;出口总值增长15.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5%。

A 坚持促增长保态势 发展的持续性不断增强

【亮点速读】

我市经济增长连续三年稳定在9%左右,明显高于全省增长水平,发展的韧性和持续性不断增强。

【新闻延伸】

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开展产销对接、用工对接、银企对接、产学研对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拓市场,促进转型解困。全市9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6.2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11.8%。全市114个重点攻坚项目完成投资160.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7.9%。

B 坚持调结构转方式 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亮点速读】

重点实施170个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完成投资250.44亿元,占年计划的105.6%。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4.9%和9.8%左右,均提高1.4个百分点。

【新闻延伸】

顺应市场变化,抓住主要矛盾,聚焦提质增效,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C 坚持打基础增后劲 发展的支撑性不断增强

【亮点速读】

多年呼吁和推动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信阳被确定为三个核心发展区域之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研究层面,信阳作为整个经济带的“三核”之一得到了重点关注;信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

【新闻延伸】

坚持长短结合,着力谋专题抓大事,打基础壮支撑,强载体建体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D 坚持保生态优环境 发展的后发性不断增强

【亮点速读】

全市完成造林27.54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46.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1%。全市 9个省级生态村和2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通过省考核验收。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新闻延伸】

坚持把生态优势作为信阳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竞争力来抓,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E 坚持抓改革促开放 发展的延展性不断增强

【亮点速读】

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明港镇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镇。

【新闻延伸】

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亿美元、实际引进省外投资195.8亿元,分别增长16%和9.6%。

F 坚持惠民生保稳定 发展的普惠性不断增强

【亮点速读】

全市又有11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9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新闻延伸】

坚持发展为民,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和市“十件实事”扎实推进,全市用于民生支出293.8亿元,增长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6%。

2016年

迎难而上 敢于作为 扬长避短 善于作为 再攀高峰 积极作为

今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冰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这几年,我市提出并坚持“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工作总要求,实践证明,这一总要求符合中央、省委精神,符合信阳实际,是务实有效的,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下去。

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坚持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着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充满发展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交通、信息、物流枢纽,加快“四化”同步发展,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高于全省增速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增长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省下达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重点经济工作

A 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当前所处阶段的历史任务和主要矛盾,从供需两侧入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供需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今年力争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700亿元,有10个以上产业集聚区达到一星级标准。

B 努力加快新型城镇化 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发挥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综合带动作用,以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增强辐射能力为重点,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

C 致力发展现代农业 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D 着力强化基础支撑 持续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重点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生态、人力资源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E 强力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再精简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审批事项。全面清理相关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权责清单制度,促进依法行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三证合一”改革成果。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服务的便利性。继续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

F 聚力建设生态文明 持续增强发展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发展、保护两手抓,持续开展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切实硬起手腕“治”,狠抓源头“防”,着眼长远“建”,完善机制“管”,不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家园。

G 合力加强民生保障 持续开创共享发展局面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增加基本民生支出,加大薄弱环节建设力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基本民生保障,稳定扩大就业,强化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推进共享发展。(本报记者 向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