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任爱熙 尹小剑 焦莫寒

“过去的这一年,我家的收入有3万多元,靠着农家旅游我算是脱了贫。”回望刚刚过去的2015年,73岁的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村民张言霞高兴得合不拢嘴。

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在信阳,像张言霞一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老区人民不在少数。“十二五”期间,信阳已实现52.3万贫困人口脱贫。

地处大别山区的信阳是革命老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去年2月6日召开的信阳市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市委书记郭瑞民就吹响了信阳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老区脱贫要当先锋!”同年的8月3日,在信阳市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长乔新江“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承诺掷地有声。

目前信阳市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4.4万,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信阳市委、市政府针对贫困群众的贫困现状,围绕解决“出不了村,就不了业”的留守贫困群体脱贫问题,因人施策,探索出了一条“人不出村,村头脱贫”之路,使老区的扶贫乐章谱出了新曲。

“巧媳妇”助留守妇女巧手脱贫

在光山县,谈起扶贫,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巧媳妇”工程。“巧媳妇”工程由光山县妇联牵头,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通过技能培训,有效增加了留守妇女的经济收入。

1月5日,记者来到马畈镇锡山村“巧媳妇”基地,几十名妇女正在忙着给市特殊教育学校赶制校服。说起“巧媳妇”工程,她们一个个笑意盈盈,“在‘巧媳妇’上班,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再也不用撇下老人孩子去外地打工!”

今年44岁的王秀梅,是马畈镇庙山村人,来服装加工基地才两个多月,就已经是这里的“老师傅”了。王秀梅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早上6时20分准时起床、做饭,7时送小女儿上学,然后上班,下午5时下班接孩子。“如果没有‘巧媳妇’,我们全家5口人只靠老公微薄的打工钱,生活太苦了。”说起以前,王秀梅有点感伤,老公在外务工,照顾家庭全靠她一人,“大儿子在安徽上大学,小女儿才10岁,家里还有快80岁的公公。现在可好了,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耽误,一个月下来我还能赚2000多块钱!”

杨世娥是锡山村“巧媳妇”基地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来这里工作的妇女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经过两三个月的培训就能熟练掌握缝纫技术。目前“巧媳妇”在光山县有3个基地,已经帮助200多名贫困留守妇女就业。

产业扶贫对症下药拔穷根

1月6日,记者见到盛启学时,他正在塑料大棚里采摘香菇,放眼望去,占地一亩的大棚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香菇棒。

“必须把这个口子给剪开,得小心不能伤到菌种,口子太大不容易长牢固,口子太小香菇出不来。”虽然2015年年初才开始种植香菇,可盛启学说起种菇来头头是道。盛启学今年51岁,是商城县河凤桥乡高桥村人,妻子去世、父亲生病让家里捉襟见肘,5个孩子中,两个在上大学,最小的还在念高中,因学、因病致贫的盛启学一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让盛启学一家看到脱贫希望的是香菇种植。2013年,村里成立了华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近300人的社员中,70%~80%是贫困户,每个贫困户把到户增收的4000元资金外加自己出的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企业来建大棚、提供技术支持,还向合作社、社员提供有价格保障的菌种,贫困户用这些资金租大棚、买菌棒,滚动发展。

在“企业、合作社、社员”三位一体合作发展模式的促进下,有很多像盛启学一样的贫困户开始租菇棚,平均种植1万袋至3万袋,每年的纯收入在3万元至5万元。

“效果真是好!”提起种植香菇的好处,盛启学咧着嘴不住地笑,“2015年我包了一个棚就赚了4万多,小孩的学费不愁了,来年我打算再包俩棚,人手不够就雇人,再过几年我就自己当老板了。”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是信阳市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的一大途径。

新县箭厂河乡仁畈村扶贫合作社依托当地养殖龙头企业——金兰牧业有限公司,整合扶贫到户项目资金,吸纳113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乡政府向合作社委派机关干部担任财务人员,不领取任何工资和劳务报酬,确保贫困户的经济利益和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泗店乡分水岭村合作社与羚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颠茄草药材种植项目,带动65户贫困户增收。

信阳市扶贫办主任郑海春告诉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是帮助群众脱贫的好模式,把贫困户组织起来,既促进了整体脱贫,又降低了个人投资风险,“通过产业扶贫,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使贫困户从脱贫到富裕,到小康。”

美丽乡村助贫困农民美中脱贫

“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村民口中的歌谣,道出了西河村昔日的荒凉与贫瘠。同很多贫困地区一样,这里的青壮年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赚钱,老人、孩子留在家里。孩子们长大后外出求学打工,难再返乡。

为让留在农村的人尽快脱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西河人对西河湾古村落进行修缮保护,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古民居进行改造,办起了乡村茶餐厅、咖啡室、传统手工艺作坊,扶持群众利用农家小院开办民俗旅馆,帮助21户60名贫困群众就地就业。

“以前没有啥收入,家门口小河里的鱼虾卖都卖不出去。”张言霞说,“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我家这老房也重新整修,做起了农家乐,我和老伴儿平时清扫大街,一年也有8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卖些土特产,一年的收入也有3万多。”享受着“美丽经济”带给自己的成果,张言霞满脸自豪。

如今在老区信阳,受惠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远不止西河村一个。信阳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建设各类特色美丽宜居村,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信阳市委农办主任李雪洋告诉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目前,信阳共建设美丽乡村326个,其中4个村被确定为中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19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个村评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6个村被列为中国景观村落,分别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各1个。19个乡镇和39个村分别被河南省评为最美乡镇、最美乡村宜居乡村建设试点。这些美丽乡村在助推留守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不出村,村头脱贫”,如“靶向治疗”精准施治,正成为信阳精准扶贫的常态,正如信阳市委副书记刘国栋说的那样,只有实施精准扶贫,才能实现精准脱贫。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盯住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因村因地施策、因户因人施策,做到扶贫措施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对接。像赤脚医生那样,问诊把脉、对症开方;像裁缝制衣一样,量身定制、合体可身。 (原载2016年1月18日《河南日报农村版》)

点评>>>省委政策研究室 王民选

农村留守群体是这个时代的痛点,农村留守贫困群体脱贫问题更是当今一个沉重的话题。信阳市把精准脱贫的重点之一放在留守贫困群体上,抓住了关键点、找准了“滴灌点”,帮助弱势群体迈上了发展新起点。

“巧媳妇”工程把贫困留守妇女组织了起来,上班挣工资的妇女充满干劲,因为她们在工作中实现着自身价值,在收入中找到了自信;下班后她们守护着老人孩子、守候着家,因为家庭就是他们存放价值和尊严的安全岛。特色产业把贫困地区的潜力挖掘了出来,大别山资源丰富,“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把留守农民吸收进来,资源被转化为发展的资本,村头脱贫也有了盼头。美丽乡村建设把资源有效整合了起来,古村落抖落出历史印记,土特产出落成魅力产品,老土屋弥漫出乡愁氛围,小石板路招引来八方游人……城里人来村头消费,留守农民不出村就能增收,脱贫计划就这样逐步使留守者转变成了幸福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