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戴子翔 通讯员 洪利)近年来,信阳中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把金融扶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助农扶贫、支持产业扶贫、定点扶贫、智力扶贫等模式,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2015年,该行累计对涉农行业发放贷款9.1亿元,对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提供授信支持11亿元,对2个贫困村进行定点帮扶,取得初步成效。

助农扶贫。信阳是农业大市,农村偏远地区是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贫困人口密集区,也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信阳中行根植三农沃土,重点加大对农村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一是完善县域机构布局。该行围绕县域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把做大做强县支行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倾斜各方资源,加快完善县域机构布局。三年来,通过迁出城区支行等方式,增设空白县域机构3家,新建惠农支付服务点36家,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米”,提升了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加大授信支农力度。该行制定并出台《支持服务“三农”指导意见》,配置专项授信规模,加强支农产品创新,优化授信业务流程,为农村区域发展引入金融“活水”。围绕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该行重点加强对三农领域特别是茶叶、养殖、苗木种植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支持。2015年,该行累计为涉农企业和组织发放贷款9.1亿元,还积极利用跨境金融服务优势,“撮合”我市农业中小企业与外资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帮助本土农业企业走出国门,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农业企业成长发展。三是产品创新支农。为响应国家“普惠金融”的号召,改善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少、金融服务弱的现状,该行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依托电子渠道和自助设备,推广运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新模式,以银行卡为载体、以POS机等自助机具为渠道,通过卡卡转账实现助农基础金融服务。同时,针对农民提供优惠力度大的福农卡及定期收益上浮的“惠民通”产品,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创造条件。

支持产业扶贫。该行以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着力点,按照“扶持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激活一个集聚区,辐射一片贫困农户”的发展思路,通过发挥“造血”功能,以点带片,以片带面,促进片区经济增长,拓宽脱贫致富路径。近年来,该行对全市15家产业集聚区分类梳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明港产业集聚区、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等14家产业集聚区提供授信支持。2015年全年对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物流、电子等产业提供授信支持11亿元,有效地激活片区经济,拉动了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

定点扶贫。按照信阳市委统一部署,该行深入到扶贫联系点平桥区查山乡龚岗村,安排专人常年挂点驻村帮扶。帮扶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走访村民组长、与党员座谈、询问农户、实地考察、召开村班子座谈会、民情分析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掌握帮扶村的基本情况,查找经济欠发达的症结所在。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进道路修建、危房改造、就业、设施完善等工作,集中消除了一批致贫因素。该行还定期对平桥区白土堰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向贫困户发放粮油等物资,向贫困村小学捐赠书籍等学习用品,以“输血”方式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

智力扶贫。该行结合“金融知识普及月”“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万里行”一系列活动,落实和推进普惠金融各种政策。一方面以营业网点、惠农支付服务点为宣传阵地,宣传普惠金融知识,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志愿者和义务服务小组送金融知识到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重点围绕反洗钱、反假币、防范金融诈骗常识、银行卡相关知识、反对非法集资等内容进行智力扶贫,仅2015年全行共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惠金融宣传活动2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帮助贫困居民提高对金融知识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下一步,该行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源倾斜,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持续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