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县县长吕旅(左五)调研产业集聚区建设。
图为羚锐暖贴项目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夏锋 文/图

2015年以来,新县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按照省、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三准三专三聚三提”的总要求,持之以恒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促发展、抓投产、提效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产业集聚区建设已成为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调中求进稳增长、改中激活添动力、转中促好提质量、变中取胜求突破的关键。目前,新县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达12.3平方公里,按照“一区多园”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在羚锐、康畈、九龙岭分区分别规划了羚锐健康产业园、康畈食品工业园、兰河电子科技园和九龙岭食品工业园,已经形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截至2015年年底,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项目)89个,2015年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新增24家,累计达62家,全年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8亿元,完成增加值40.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实现税收2.3亿元,从业人员2.4万人。

聚力项目建设,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2015年以来,随着羚锐暖贴一期、海川二期、苗方生物、毅辉智能、康之源科技、天利彩印胶印生产线、德龙智能玩具一期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目前新县产业集聚区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3个,其中9个亿元以上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建成。按照“扶持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先导产业”的总要求,落实全省“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行动计划和全市优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新县制定了《新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和《新县集团化体系化招商工作行动方案》,提出到2017年引进和培育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总体目标,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医药制造产业集群方面,新县支持羚锐集团“二次创业”,扶持发展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和保健品等产业,培育新增长点,暖贴、小儿退热贴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5.5亿元的羚锐制药百亿膏剂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生产能力将扩大5倍;建好苗方药业、海川药业等外用药生产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吸引关联企业入驻,做大外用药集群。加强上下游配套,为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提供高档包装配套服务的天利彩印胶印生产线项目,2条先进生产线已全部投入运营。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方面,以做大做强为方向,在“精”、“尖”上下功夫,加快传统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丰食源超微粉出口深加工项目、康之源科技、优美特食品项目,以及普蒂斯生物和新之栗科技两家冷藏企业,即将全面建成并投入投用;投资13.5亿元的益丰食品项目,日加工能力15万只白羽鸡全套生产线,配套建设冷藏库、物流园、智能自动化孵化厂等,正在全力加快建设。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方面,毅辉智能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采用国内首创设备、国际领先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全力加快骏诚科技、港日电梯、宏程电子、泰科通讯、冠通电子等项目建成投产达效;正在启动毅辉智能二期电源智能自动检测、智能电网设备和机器人机械臂制造等项目建设,同时引进一批配件供应和设备制造企业,形成“园中园”。加强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沟通对接,借助总院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依托毅辉智能制造项目,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争取通过3年—5年的努力,建成年产值80亿元—100亿元的新型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推进转型创新,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新县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四集一转”、“五规合一”的基本要求,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着力完善功能规划布局,提升集群竞争优势,促进服务功能升级,加快机制创新。

优化规划空间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新县按照省市“五规合一”工作要求,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推进,优化布局,强化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功能,制定了新县产业聚集区空间范围调整初步方案,总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形成功能匹配、紧凑集约、有序开发的空间布局。同时,探索建立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出台了《新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办法》,投资额度5000万元以下的不再单独供地,根据产业性质进行分类后鼓励入驻标准化厂房,清理清退占地不建设、建成不投产、投产不达效的企业,造成土地闲置和撂荒的坚决予以收回,另行安排项目。支持德龙智能玩具全资收购原新凯凌印务,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转变招商引资方式,突出高效绿色发展。新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坚持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实施招大引强。由多元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招商中的主体作用和商会协会的桥梁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和中介招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靠优惠政策招商向依靠优质服务招商转变,由单个引进向集群引进转变,更加注重项目和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着力培育结构优化、体系完整、链性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专精特优”发展。按照“两高两低”的基本要求,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重点在规划环评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效绿色发展。

注重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培养。近年来,新县不断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层次创业管理人才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制度,扶持科研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2014年,新县企业R&D经费投入6900万元,平均R&D经费投入强度1.85%,同比增长39%。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企业产品研发实验室3个,正在筹备建设2个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抓住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定点扶贫新县机遇,加快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人才孵化基地、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教育中心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下一步,新县将集聚好总院的技术、人才资源,加快总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正在完善制定新县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意见,加大产业集聚区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引进力度,集聚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创业人才和高技能、懂管理人才。去年以来,通过举办现场招聘帮助企业招聘技术工人550人、高校毕业生55人。依托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中心,为产业集聚区企业员工提供在岗技能培训,实现产业集聚区发展与技术人才培育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创新投融资机制,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增长,创新投融资机制。与县金融办、金源担保公司配合,联合市融资担保平台公司,累计为园区企业提供1.08亿元担保贷款。成立新县中小企业“助保贷”贷款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荐产业集聚区内20余家企业入池,并首批为华隆茶业、和鑫科技、冠通电子分别提供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的“助保贷”贷款;申报18家企业获批河南省首批综合诚信承诺企业,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升级改造,创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实施上市后备企业推进计划,支持安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成功挂牌,探索了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发展环境。新县按照省、市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指导意见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新县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工作方案》。实行县委常委分区负责,明确6名县委常委任产业集聚区各园区正副指挥长,坚持现场办公会议、联席办公会议等制度,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县检察院、县司法局选派工作人员到产业集聚区驻点办公,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开展“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查办部门不作为”专项行动,约谈2个部门负责人;举办大型电视问政,对部门“慵懒散拖”、“冷硬横推”、为官不为、乱作为等问题现场问责。以服务企业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服务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严格执行“零阻碍”、“四集中”服务制度,推行项目联审联批、“三证合一”、限时办结、全程代办等工作机制。2015年以来,受理企业咨询、申请126项,办理用地、建设、环评、出口等手续70余项。实现招商项目与群众、部门“两不见面”,不断提高企业服务工作质量,全力创造良好建设发展环境。

推进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新县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快完善产业功能配套和要素保障,着力搞好产业集聚区“四大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公租房等建设。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康畈工业园企业员工生活服务中心5.5万平方米,依托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实训基地,建成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中心6.7万平方米。2015年以来,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亿元,5.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公租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续建工程正在扫尾阶段;正在实施“一主干三循环”干线道路、园区道路及桥梁建设,启动九龙岭食品工业园水厂、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铺设兰河电子科技园雨污分流管网,四个支流(胡北湾河、兰河、周冲河、裴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二是构建实施“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出台30项扶持政策支持电商发展,成立电商协会和物流联盟,建成电子商务孵化园,与阿里巴巴“村淘”开展“1+100”合作,建成村淘县级运营中心和40个农村服务网点,举办电商培训班12期,培训500多人次,20家企业开展了电商业务,上线100余种农特产品,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建立产城互动机制。新县产业集聚区内失地农民数量约2万人,随着入驻企业的建成投产,约1.6万失地农民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其中在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就业超过1万人。产业集聚区内11个居委会约3.6万人已全部转换为城镇居民身份,同时加快解决辖区居民社保等问题,确保进城务工人员住房和子女上学等基本保障。形成产业集聚、开放招商、劳动力就业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体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