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铎)记者从2015年12月31日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市供销社把基层供销社建设纳入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融入新农村社区建设,构筑现代流通网络,多途径全方位促进基层社全面复兴,趟出了一条基层社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参与农村城镇建设服务“三农”。浉河区、新县、淮滨县等有场地、院落、库房的基层社,主动参与农村城镇建设,重新规划,统一建设。浉河区、淮滨县在做好基层社产权分割、利益分配、各方衔接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以地皮换取基层社所应得到的门面等利益,以产权、资本、经营等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联合与合作,恢复基层社网点。商城县供销社将21个基层供销社合并为6个中心社,县社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对基层社进行托管,起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益提升的作用。

构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三农”。 近年来,市供销社抓住“新网工程”和农开项目扶持的机遇,以县域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为依托,着力构建“五大网络”,不断完善网络终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新县累计投资6900余万元,建设乡村网点、基础流通设施和农贸市场。罗山县按照股份制形式重新组建农资龙头企业,先后与国内名优化肥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服务“三农”。各级供销社把招商引资、借力发展作为实施基层社“复兴工程”的现实条件和必要途径,加大增资跑项力度。近5年来,全市基层社新建或改建项目170多个,争取项目资金6000万元,引入社会和民营资金近3亿元,加快了基层社复兴的进程。